第二,咏史诗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偏好以咏史来借古讽今和抒发情怀 。曾巩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 。曾巩总能以惺惺相惜的姿态与心态去追思感受前人中那些与他理想抱负相似的人的精神世界 , 从而缅怀先圣、宽慰自我、排解忧愁、坚定决心 。例如在《扬颜》一诗中,曾巩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 。再比如曾巩的《读五代史》,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 , 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借管仲与鲍叔牙之交推崇诚信道德的《论交》;表达渴望明主、隐含壮志难酬之情的《隆中》;谏言选贤举能、反对排斥贤臣的《垓下》等等 。曾巩的咏史诗或委婉言志 , 或直言改革,其托物喻人的文笔都源于现实又立意高远,凸显了他恩泽天下、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
文章插图
第三,离别诗 。离别愁绪是古代诗人借诗所抒之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怀 。在《曾巩集》中有100余首诗歌蕴含离别之情 。例如诗合集《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显示 , 曾巩看望身在滁州的欧阳修返回时,离愁别绪顿生,对欧阳修的才学与人品大加赞赏 。再比如《上杜相公》中所言,曾巩前去拜访仰慕已久、刚刚去职宰相的杜衍 , 临别时曾巩表达了对两人友情的珍重和对杜衍的敬仰之情 。曾巩的此类诗歌还有:怀念好友王安石的《寄介甫诗》《江上怀介甫》;惜别友人的《送陈商学士》;感伤人才离去、叮嘱学生的《送钱生》;送别、劝慰失意者的《酬吴仲庶龙图暮春感怀》《送孙颖贤》;怀念、惜别亲人的景交融 。此外,离别诗也是曾巩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 。
教育贡献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 , 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 。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 。他在任地方官时,以“仁”为怀 。
曾巩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 。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 , 使州人安居乐业 。他师承司马迁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 。他强调只有加强道德修养 , 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 。
曾巩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 。他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 。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 , 识其微 。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 。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 , 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 。
校藏书籍
曾巩一生用功读书,极嗜藏书,从政之便 , 广览博收 。家里藏古籍二万余卷,收集篆刻五百卷,名为《金石录》 。著作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平集》和《外集》等 。他都加以校勘 , 至老不倦 。《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 。任职于史馆时,埋头整理《战国策》、《说苑》两书,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 。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 。并校订《南齐书》、《梁书》、《陈书》三史 。在编校古书时所作的目录序,如《战国策·目录序》、《烈女传·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 。
- 曾巩:北宋官员、文学家,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
- 广发聚丰股票 广发聚丰股票基金净值
- 苏洵: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
-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苏辙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 苏辙:北宋文学家、宰相,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 元祐更化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宁夏中卫:滞留在封控区的游客个人不承担产生的食宿费用
- 金牛男喜欢女生 金牛男喜欢女生主动吗
- 澶渊之盟是如何签订的?带来哪些积极、消极影响?
- 澶渊之盟在怎样的背景下签订的?如何评价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