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围城”是谁说的:钱钟书与西方文学中的用典

有个句子非常精准地表达了《围城》的主题:“婚姻是一座围城 , 城外的人想进去 , 城里的人想出来 。 ”就像小说作者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电视连续剧《围城》片头所写:“《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 对婚姻也罢 , 职业也罢 ,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
但翻遍小说《围城》 , 里面并没有一模一样的文字 。 严格说来 , 这个句子是对小说中一段酒局漫议的提炼 。
这一幕出现在小说第三章 , 赵辛楣张罗的场子 , 方鸿渐、苏文纨皆出席 , 当然还有两位新结识的客人:善做旧诗的外交才俊董斜川和通晓西哲的学界大咖褚慎明 。 席间 , 方鸿渐谈及罗素的婚姻状况 , “跟罗素很熟”的褚慎明便借题发挥 。 原文如下:
慎明道:“关于Bertie(罗素)结婚离婚的事 , 我也和他谈过 。 他引一句英国古话 , 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 。 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 , 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 , 离而结 , 没有了局 。 ”
苏小姐(文纨)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 不过 , 不说是鸟笼 , 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eresse assiegee) ,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 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 鸿渐 , 是不是?”
无论是英国古话还是法国谚语 , 功效大同小异 , 都表达了人们对自身的某种处境譬如婚姻的辩证思考 。 而钱锺书也通过上述对话向读者传递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婚姻的围城之喻 , 是他的借用而非原创 。
虽然小说是虚构的艺术 , 但“痴气旺盛的钱钟书”(杨绛语)应该不会有如此恶劣的趣味 , 生造出两个比喻 , 然后分赠英法两国 。
|“婚姻是一座围城”是谁说的:钱钟书与西方文学中的用典
本文图片

电视剧《围城》剧照
值得深究的是 , 钱钟书对两性关系的这番妙喻到底源自哪里?褚慎明和苏文纨谁更靠谱?
根据已知条件推断 , 既然小说名为《围城》 , 那么里昂大学文学博士苏文纨小姐所言“被围困的城堡” , 显然是一个更合乎逻辑的源头 。 事实上 , 在小说第三章的那场酒局上 , 作者就已经表达了对褚慎明的怀疑 。 当褚慎明声称“帮罗素解答过许多问题”时 , 钱锺书看透了笔下人物的内心戏 , 不无嘲讽地作了旁白:“天知道 , 褚慎明并没吹牛 , 罗素确问过他什么时候到英国 , 有什么计划 , 茶里要搁几块糖这一类非他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
褚慎明吹牛不假 。 问题是 , 此人吹牛的目的是挟罗素以自重 , 即向他人表明“我和罗素谈论过婚姻的事” 。 大前提成立 , 价值判断蒙混过关 , 则罗素是否引用英国古话、英国古话是真是假 , 皆属技术分析 。 而依据艺术创作“故事虚构 , 细节真实”的一般原则 , 钱锺书似无必要替褚慎明的“好友”罗素杜撰出一个“金漆的鸟笼” 。
考察罗素复杂的情史 , 总体来说 , 他对婚姻持负面评价 。 在写于1929年的《婚姻与道德》中 , 罗素说道:
只有在自由和自愿的条件下 , 爱情才可能生长 , 如果加上义务的枷锁 , 它就会消亡 。 如果人们对你说 , 爱某个人是你的义务和职责之所在 , 你肯定会对此人产生厌恶之情 。 因此 , 婚姻想把爱情和法律的约束集于一身 , 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
由此看来 , 钱钟书在小说中引用“金漆的鸟笼”与罗素对婚姻的态度高度吻合 。
【|“婚姻是一座围城”是谁说的:钱钟书与西方文学中的用典】可纵然如此 , 一个疑问依然没有解决:鸟笼和城堡 , 哪一个是围城之喻更可靠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