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考古现场,长城“说出”了哪些秘密?

一段历经400多年风雨、局部坍塌、土埋半截的长城 ,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发掘 , 露出了残损但原始的肌体 。
小瓷碗、弹丸、剑柄等出土文物 , 分了六七层埋了七八米的覆土 , 挖基槽、削山石、垫土等不同的地基建设形式……重见天日后 , 长城营建、使用、废弃的故事被展露出来 。
|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考古现场,长城“说出”了哪些秘密?
本文图片

清理出来的敌台 , 残状依旧 , 历史信息被完整保留 。
4月底进场 , 6月上旬完工 , 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考古环节接近尾声 。 这是2021年国家文物局首次批复的两个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之一 , 即在长城保护项目施工前先考古 。 研究性修缮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长城保护由注重抢救向抢救、研究、预防并重转变 。
【|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考古现场,长城“说出”了哪些秘密?】考古现场 , 长城“说出”了哪些秘密?
“渣土”也是文物
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项目位于延庆区大庄科乡香屯村境内 。
长城自东向西由密云区进入怀柔区后 , 在箭扣段北京结处分岔:一路向西北往延庆区四海镇方向而去 , 出北京入河北 , 称为外长城;一路向西南奔延庆区大庄科乡 , 经昌平、门头沟区出北京 , 称为内长城 。 内外长城在山西省偏关县柏杨岭汇合 。
内长城由怀柔进入延庆后 , 第一座敌台的编号是延庆长城1号敌台 。 此次研究性修缮的范围 , 包括延庆3号、4号敌台以及与之相连的三段边墙 , 总长约200米 。
这段长城年久失修 , 3号、4号敌台二层都已坍塌 , 一层留有断垣残壁 , 基座存在外闪、裂缝等病害 。 与敌台相连的三段城墙上的垛墙都已坍塌 , 马道上植被茂密 。 墙体上的三处便门 , 都被倒塌的砖石和覆土掩埋 , 不见影踪 。
“考古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 , 清到原始地面 , 把长城本体露出来 。 ”考古项目负责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尚珩介绍 。
考古清理和一般长城保护项目开工前的随工清理不同 , 随工清理可以把残砖、覆土一股脑掀到一边去 。
“在他们眼里的渣土 , 在我们眼里都是文物 。 一旦清走了 , 上面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就消失了 , 再也找不回来了 。 ”尚珩解释 。 比如敌台里的一堆砖石土混合的堆积物 , 随工清理直接铲走 , 考古清理会先清一半 , 露出原始地面 , 通过观察另一半露出的断面 , 分析堆积物的分层 , 弄清楚长城坍塌的过程和时序 。 这也是在修缮项目中考古前置的意义所在 。
目前 , 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现场 , 发现3号、4号敌台曾经被覆土半埋的断垣残壁都露了出来 , 窗户、拱券、地面砖等 , 能清晰地看到敌台的原始结构 , 还能看到敌台上火炕的遗迹 。 一些坍塌的墙体 , 倒地的时候什么样 , 那些墙砖还以当时的排序趴在地上 , 墙是向内倒还是向外倒了 , 历史信息一目了然 。
|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考古现场,长城“说出”了哪些秘密?
本文图片

清理后露出的便门 , 又可以从这里上下城墙了 。
敌台基座的四角也清理出来了 , 基座底层所在位置距离现状地面有6、7米深 。 站在地面往下看 , 深坑里从上而下一层层贴着1至6数字标识 , 从成分上能看出不同层是不同时期堆积的 。 城墙上的3处便门也全都重见天日了 , 沿着台阶又可以从便门上下城墙了 。
|大庄科长城研究性修缮考古现场,长城“说出”了哪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