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最初为《茶馆》设计的结尾竟是这样…|北京人艺70周年纪事( 二 )


|老舍最初为《茶馆》设计的结尾竟是这样…|北京人艺70周年纪事
本文图片

老舍的《茶馆》从清末、民初写到1948年 , 跨越半个世纪 。 出场人物有60多个 , 他就是通过这些人物的变化透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郑榕:
他说中华民族 , 是最有智慧的民族 , 在那个年代智慧得不到发挥 , 他们唯一能够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只有茶馆 。 他们在这里彼此交流学问 , 怎么养鸟、怎么养蝈蝈、怎么喝茶、怎么做衣裳 , 各种知识都是在这里来的 , 每一种知识他们都可以写出这么厚一部书来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李滨:
而且我们听了金寿申讲了三天 , 清末的北京茶馆 , 各城的不同的茶馆都些什么人 , 什么人怎么坐着 , 在哪坐着等 , 都干什么 。
|老舍最初为《茶馆》设计的结尾竟是这样…|北京人艺70周年纪事
本文图片

黄宗洛饰演的“松二爷”
老舍的剧本总共18000字 , 焦菊隐要求细节靠演员体验生活来塑造 。 扮演松二爷的黄宗洛整天打扮成没落旗人 , 提笼架鸟 , 出入茶楼 , 寻找感觉 。
而扮演庞太监的童超则找到晚清宫中老太监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 张福元:
当时咱们排《茶馆》的时候 , 太监还有 , 就从宫里轰出来那个 , 在鼓楼那一带还有 , 他们都去那去体验生活 。 去找这些老太监们 , 跟他们一起生活 , 跟他们聊天 , 品味他们所走过的路和所形成的习惯 。 譬如他走路的模样 , 会是什么样?因为太监走路不能是“蹬蹬蹬” , 吵了人那是不行的 。
1958年3月29日 , 《茶馆》在首都剧场公演 , 反响非常强烈 。 后来虽两度停演 , 终于在1979年 , 纪念老舍诞辰80周年之际 , 以原班人马复排演出 。
戏剧评论家 童道明:
人艺是个奇迹 , 50年代还有这样的作品出来 , 这是一个特例 , 在这个特例里头显示出了北京人艺老一辈艺术家的不同凡响 。
|老舍最初为《茶馆》设计的结尾竟是这样…|北京人艺70周年纪事
本文图片

1980年9月 , 《茶馆》应邀赴西德、法国和瑞士进行访问演出 , 这是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 。
1992年初 , 年仅65岁的于是之被发现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 这一年的7月16日 , 于是之和人艺其他老演员出演的《茶馆》“绝唱”谢幕 , 观众在剧场中打出“戏魂国粹”的条幅为他们送别 。
七十年来 , 北京人艺用三百多部作品 ,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 和舞台下几代观众一起 , 共同创造了历史 。
敬请观看凤凰大视野
《大人大艺——北京人艺70周年纪事》
|老舍最初为《茶馆》设计的结尾竟是这样…|北京人艺70周年纪事
本文图片

|老舍最初为《茶馆》设计的结尾竟是这样…|北京人艺70周年纪事
本文图片

编辑:王鼎尧、yii
今日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