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说|龙说夜郎丨吴先生的竹臂搁,霁月光风耀笔山

龙说|龙说夜郎丨吴先生的竹臂搁,霁月光风耀笔山
本文图片

以文物立足 , 以史料为盾 ,
虎视牂牁 , 鹰瞵万峰 , 解读历史 。
吴厚炎先生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首位中文系教授 , 精勤惕厉 , 著述等身 , 是兴义乃至盘江地区的文坛泰斗 。 无巧不话 , 先生一直寓居原笔山书院山斗堂旧址建成的教师住宅楼 , 山斗亦泰斗 , 泰山、北斗之合称 。 此虽巧合 , 先生亦当之无愧 , 实至名归 , 为我等晚辈后学所钦仰 。 先生祖传一物 , 此物一对 , 大小一致 , 高约20厘米出头 。 竹制 , 可立稳而不倒 。 先生自言 , 今年轻人已不明为何物 , 知我弄“古” , 便拿出一睹 。
关于此物来历 , 大约七十年前 , 先生还是十二、三岁孩童时 , 据其父讲 , 此物称帽筒 , 是前清官员上朝前休息时 , 专门放置顶戴花翎的 。 先生高祖系清道光年间入筑上任之道台 。 既为四品道台 , 朝堂之上必用过帽筒 , 但未必就是此物 。 就好比今日之会议 , 参会者会前置衣帽于“架” , 退休后恐不能将“架”扛回家 , 因系公物 。 但先生也有疑 , 清帽筒多瓷质 , 直口筒腹 , 而此物尽管正面看上去像“筒” , 却不能称之为“筒” 。 此物正面 , 基本保持竹子的自然弧度 , 背面却人为制成凹陷状 , 整体造型更像一块“筒瓦” 。 乾隆皇帝在《宋瓷臂搁》一诗中 , 有云:“瓦形长短同薄厚 , 铁足淡青出蓝受” 。 品鉴结果 , 众人皆倾向此物非帽筒 , 而应属文房臂搁一类 。 换句话说 , 此物绝非“公”物 , 而系实实在在的“私”物 。 使用时 , 也非帽筒一样“站立” , 而是“放平”使用 。
记得上小学时 , 笔者曾经学过几天写毛笔字 , 感觉最难乃悬腕执笔 。 老师支招 , 可用左手握拳 , 垫于执笔右手之下 , 以助悬腕 。 今主流说法 , 臂搁就好似握拳之左手 , 枕于执笔之右腕 , 主要用途是帮助悬腕执笔 。 如乾隆皇帝想象宋徽宗写书法 , 需要“瘦金笔法搁臂肘” , 因此臂搁也有“腕枕”之称 。 这种说法的可疑之处 , 即古人为什么不直接叫“腕搁”呢?况且 , 臂搁经常成对出现 , 如仅为悬腕 , 似乎一方便足矣 。 故一些学者在悬腕观点的基础上 , 又增加了臂搁多种用途的观点 。 古代的行文书写方式 , 通常是上至下 , 右至左 , 即“竖排左行” 。 故认为臂搁的主要用途 , 是在书写过程中 , 遮罩前面已经写好但墨迹未干的字 , 目的是避免宽阔的衣袖扫荡字面 , 将字幅弄花 。 如明代戏曲作家高濂就描述臂搁“肚稍虚起 , 恐惹字墨” 。 如果是作画 , 臂搁也许还兼有镇纸之用途 。 至于为何叫臂搁而不叫腕搁 , 也许是其直径粗细宛如手臂 。 因为几乎所有的臂搁 , 明显比手腕要粗些 。
龙说|龙说夜郎丨吴先生的竹臂搁,霁月光风耀笔山
本文图片
清代竹臂搁 吴厚炎先生藏
臂搁作为文房用具 , 材质多样 , 有木、玉、瓷、铜、骨牙等 , 但最常见的还是竹 。 原因大概有二 , 一是竹子坚韧不拔、清新素雅的气节与古代文人追求的气质契合 , 二是竹子随处可见 , 取材方便 , 价廉物美 。 常见的竹臂搁 , 通常是将竹筒去节后 , 分劈为三 , 形成天然“外鼓内凹”的造型 , 也就是一根竹筒的三分之一 。 这种分劈竹子的制作方法 , 可能就是“搁”的最早来源 。 古代典藏秘籍图书的地方 , 称为“秘阁” 。 这些“秘阁”里的藏书 , 有很多是古代的竹简 。 久而久之 , 这些藏在“秘阁”里的竹简 , 古人也常用“秘阁”称之 。 竹简的制作方法和形制 , 同臂搁类似 , 只是相对分劈多一些 。 故臂搁的“搁” , 极有可能就是由秘阁的“阁”演变而来 。 如专门研究明代竹刻艺术的《竹人录》一书 , 便赞曰:“今流传人物花鸟笔筒 , 及行草秘阁 , 秀媚遒劲为世所珍 。 ”这里的“行草秘阁” , 指的就是镌刻行书或草书的臂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