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好的历史小说,应该是一个夹心饼干” 马伯庸谈三国文学( 三 )


这个猜想 , 并没有任何史料佐证 , 写成历史论文肯定是通不过的 。 但从人性的角度 , 我觉得是个很合理的解释 。 我们总说诸葛亮“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 他葬在定军山的动机 , 完全符合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
马伯庸|“好的历史小说,应该是一个夹心饼干” 马伯庸谈三国文学
本文图片

马伯庸认为历史小说不做详细的考证是不行的 。 (受访者供图/图)
司马迁没写的细节
南方周末:说到考据 , 我记得你曾说过“我写历史小说有一个原则 , 就是要求这个历史小说的故事情节 , 如果换到其他时代 , 就是不成立的” 。 有人评价你的小说越来越重视考据 , 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马伯庸:历史与当代读者距离很远 , 要把他们拉进那个世界是件很难的事 。 我希望能够营造出真实感 , 让他们沉浸其中 。 要达成这个目标 , 不做详细的考据是不行的 。
我们现在一提起古代 , 每个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类似的画面 。 实际上 , “古代”也分很多种 , 明清与宋代不同 , 大唐与两汉又不一样 。 不同时代之间的价值观与生产力水平大相径庭 , 衍生出的社会规则也差异很大 。 有些故事 , 在一个时代是成立的 , 但在另一个时代几乎不可能发生 。
比如 , 曹操有一位原配丁夫人 。 曹操因为在宛城的疏忽 , 导致她的养子曹昂去世 , 气得丁夫人要跟曹操离婚 。 曹操低三下四反复恳求 , 丁夫人却始终不原谅 , 到底还是离了婚 , 甚至差点改嫁 。 这件事在汉代是可能发生的 , 因为当时社会规则对女性的束缚还不是很大 。 在礼教禁锢极为强大的明清时代 , 这件事则绝无发生的可能 。 所以每一个故事 , 如果要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有风貌 , 就必须符合那个时代特有的逻辑 。
南方周末:你曾说《风起陇西》最初故意用了翻译体 , 后来又做了修正 , 是否也有类似的考虑?你觉得什么样的语言对历史小说来说是好的 , 是否必须接近历史真实?
马伯庸:接近历史真实的文体是不存在的 , 任何历史小说 , 一定是用当代通行的语言 , 否则没有生命力 。 我认为最好的历史小说的语言 , 不在其形 , 而在其神 。 日本作家井上靖写过一部小说叫《敦煌》 , 使用的自然是现代日文 , 即使翻译成中文 , 也是带着日本味儿的中文 。 但这并不影响这部作品的伟大 , 因为井上靖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那个时代的风韵与厚重 , 艺术感染力可以穿透文字本身 。
南方周末:你如何让读者信服你所构造的历史场景?
马伯庸:提供给他们细节 , 尽可能多的细节 。 比如一个明代背景的故事 , 你写男主角打尖住店 , 从怀里掏出二两银子 , 就不够生动 。 如果你写男主角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 , 掌柜的拿出小秤一称 , 恰是二两 , 然后拿出剪子 , 剪走五钱住宿钱 , 剩下的还给主角 , 感觉就不一样了 。 这个交易过程 , 是古人付费的真实流程 , 读者即使不懂 , 看到你写得细致 , 自然而然也就信服了 。
南方周末:你刚谈到自己会因为史实问题修改小说 , 这就涉及历史小说创作中真实和虚构的边界 ,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马伯庸:我认为好的历史小说 , 应该是个夹心饼干 。 它的最上一层 , 历史大事件 , 不要改变 , 力求真实;它的最下一层 , 风土人情、典章器物等 , 也不要改变 , 力求考据精细 。 而在中间一层的故事 , 则可以虚构 。 因为上下两层有真实性的限制 , 中间的故事不会跑得太飞 , 反而更透出质感 。
真实历史的记载永远是残缺不全的 , 不可能面面俱到 , 留有大量空隙等着去填补 。 比如司马迁《史记》里记载了鸿门宴的具体过程与最核心的对话 , 但并没有记录更多细节 。 假如我们要写一部以鸿门宴为主题的小说 , 那么不可避免地要加入想象:刘邦前往鸿门之前 , 内心是如何忐忑?项羽与范增之间 , 又有哪些价值观上的冲突?张良跟樊哙说了什么 , 他才义无反顾地冲进宴会?种种细节 , 只能靠作者自己去想象——即所谓的“大事不虚 , 小事不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