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这家人占了三个名额!

|唐宋八大家,这家人占了三个名额!
本文图片

唐宋八大家 , 这家人占了三席!没错 , 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父亲苏洵 , 哥哥苏轼 , 弟弟苏辙 。
苏门三父子里 , 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苏轼 , 但其实父子三人个个有其殊才 , 真应了那句“一门父子三词客” 。
名垂青史的
“三苏”父子是怎样炼成的?
01
许多人对苏洵的印象 , 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 , 是面目较为模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 还有很多人知道他 , 则是因为他被写进了《三字经》里:“苏老泉 , 二十七 , 始发愤 , 读书籍 。 ”
这当然不是说苏洵在27岁之前都不读书 , 事实上 , 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考过一次进士 , 但没考上 。 古代科举难考 , 屡败屡战的大有人在 , 但苏洵却在考了一次之后就不考了 , 非但不考 , 连书也不想读了 , 整日游山玩水 。
|唐宋八大家,这家人占了三个名额!
本文图片

苏洵的父亲苏序对此的态度是“纵而不问” , 但与此同时 , 却对苏洵的两个哥哥督责有加 。 苏序的“区别对待”也可以说是“因材施教” , 宋代考科举 , 读的都是“声律记问之书” , 这是苏洵不擅长读也不爱读的 , 父亲苏序深知这一点 。 再加上苏序自己也“读书务知大义 , 为诗务达其志而已” , 自己读书写诗只观其大略 , 所以也不勉强儿子 , 任他“野蛮生长”去了 。
到了27岁 , 苏洵大概是觉得自己不能再继续“摆烂”了 , 生出了重新读书的想法 , 他的妻子程氏也十分支持 。 就这样 , 27岁“高龄”的苏洵开始专心读书备考 。
|唐宋八大家,这家人占了三个名额!
本文图片

在苏洵27岁开始用功读书之后 , 他相继有了苏轼、苏辙两个儿子 , 与日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 , 苏洵始终未能科举成功 。 终于 , 在37岁这年 , 他下定决心 , 彻底不考了 , 他要自由地读书 , 不为应付考试而读书 。 他也因此成了八大家中“学历”最低的一个 , 只有他没有进士资格 。
但在他放下功名潜心读书后 , 在他走上一条自觉的、自由的探索之路后 , 他的学问反而突飞猛进 , 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名作均创作于闭门读书这十多年间 。 苏洵的读书之路 , 似乎也给了今天的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内心而活 , 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 , 而自由的灵魂 , 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作品 。
02
在苏洵闭门读书的时间里 , 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 , 就是培养苏轼和苏辙兄弟 。
|唐宋八大家,这家人占了三个名额!
本文图片

苏洵的教育非常有特色 , 首先就体现在他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上 。 (两兄弟都是先有小名 , 及至读书时才正式取名)
“轼”是指古代车辆前端供手扶的横木 , 看似可有可无 , 但如果去掉它 , 就不再是完整的车了 , 为人当如车轼 , 虽处于显要位置 , 却也要懂得掩藏自己 , 避免锋芒过露 。
“辙”是指车轮辗过的痕迹 , 对车子来说 , 功过祸福都跟车辙无关 , 既能避祸也能让功 , 如此安度一生 。
知子莫如父 , 苏洵把对儿子性格的了解 , 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都凝聚在了名字上 。 苏轼性格外露 , 父亲担心他在社会上生存口无遮拦 , 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苏辙性格沉稳 , 是十分让人放心的 。 对照苏轼苏辙此后的人生境遇 , 不得不说 , 苏洵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