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地名 品味深藏的历史记忆( 三 )


浙江省舟山市民政局的王建富是《中国地名大会》专家组成员 。 30多年来 , 他跑了600多座岛屿 , 整理的地名信息资料字数以百万计 , 也在不断向大众科普地名文化 , 他的微信名就是“地名是种文化” 。 在他看来 , 这几年非常可喜的是 , 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地名文化感兴趣 。 但在日常工作中 , 他也深深体会到人才的缺口:现在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 , 每个城市每年新增地名量都远大于过去几十年 , 地名审批存在量大、时效性强的问题 , 压力很大 。 而地名看似简单 , 却涉及地理、历史、语言文字等多学科的知识 , 基层一线 , 更急需“活地图”“活词典”式的人才 。
如何更好地保护现有老地名、挖掘其文化内涵?“现在有不少地名太没有文化气息了 , 几千年、几百年的文化 , 凝结在一个地名里 , 一旦武断地改掉 , 总觉得文化的传承被斩断了一节 。 ”但小王也有疑惑 , “历史地名的保护固然重要 , 但是否需要考虑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生活便利?对于已经习惯了新地名 , 或是已没有历史遗迹留存的地方 , 是保留甚至恢复旧地名 , 还是与时俱进用新名字呢?”
对于这个问题 , 采访人员在微博上展开了调查 。 55%的参与者认为 , 应该让更多地名体现传统文化传承 , 但也有33%的网友建议维持现状 , 不影响生活是最重要的 。
对此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认为:“所有含有历史记忆的地名都不是凭空而降的 , 而是在过往历史中选择、接受并继承下来 , 成了今天熟悉的空间标识 。 对地名的维持或者改换 , 都要遵循稳定的宗旨慎重研究 , 既要尊重历史 , 也要考虑今天的应用 。 ”(完)
责任编辑:崔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