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成:以人为本立体呈现中的灵魂对话( 二 )


|王万成:以人为本立体呈现中的灵魂对话
本文图片

《夙愿》中的藏族老人或行进或沉思或祈祷 , 具体干什么不重要 , 身后的山脉及其形象特征 , 表明他是高原人就够了 。 事实证明 , 一个画家取法自然比取法传统的影响力大得多 , 在自然的启示下 , 往往能突破原有观念的限制 , 获得当下的鲜活的感受 , 这也是王万成长期坚持素描写生的缘由所在 。 《夙愿》的造型语言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素描写生重在揭示现实 , 那么笔墨就是箭镞 , 箭镞刺入现实的粗糙皮革之中 , 呈现的是人物精神性结构的光芒 。 藏族老人脸部的墨色层次点染得精微传神 , 分明传递出苦难与意志相互较量透出的那股信仰之力 。 这种得力于素描写生的表情 , 尽管极其生动 , 但作为“心象”的凝聚 , 是一种由抽象垫底的写实 , 从而与中国笔墨的假定性特征相适应 , 大写意的骨法用笔不仅增强了造型的密度和质量 , 其独立的美感价值营造了多重想象空间 , 所谓“诗传画外意 , 贵有画中态 。 ”从《心愿》到《夙愿》 , 王万成坚持以人为本、线面造型的学理路径 ,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艺术家深度开掘、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 。
2011年前后 , 王万成集中画了一批《阳光下的眼神》等系列水墨肖像画 , 这是他多年行走“唐古拉”等藏族地区后视觉印象和心理文化沉淀后的综合表现 。 “画者 , 画也 , 度物象而其真(荆浩) 。 ”写实不过是一种手法 , 真实才是一种高度 。 为此王万成充分汲取“形神兼备”的水墨资源 , 根据不同人物的结构肌理特征 , 墨色互渗以及积墨、宿墨等多种墨法的交叉应用 , 在干湿浓淡、明暗变化中形成一种情绪的张力 , 甚至能够真切地感受到 , 纯净阳光穿透大气、刺伤皮肤和眼睛的那种隐痛 。 逃离世俗的喧嚣和扰攘 , 人类的边缘是世界的中心 , 在天人合一的存在状态中 , 一切无不清晰 , 质朴滋生卑微 , 苦难孕育坚毅 , 信仰的安详必定伴随着最低沉的呼吸 , 所谓“真实”一定有着饱满而充实的精神内涵 , 需要艺术家全部情感与思想的真诚投入 , 所谓“真相”也一定是相反相成的立体呈现 , 绝非单凭简练、超逸、古拙的笔墨趣味所能奏效 。 在我看来 , 《阳光下的眼神》等作品也许是王万成借高原之手提供给我们的最后一面自我对视的灵魂之镜 。
|王万成:以人为本立体呈现中的灵魂对话
本文图片

【|王万成:以人为本立体呈现中的灵魂对话】水墨人物画经过几代人的学理探索和创作积累已经初具现代形态 , 既然是人物画 , 必然要以人为旨归 , 是属于灵魂的艺术 , 画家毕建勋有个形象的比喻 , “每一幅人物画作品 , 都是一次与失散多年的亲人的重逢……如果不具备对人和人的精神与灵魂的超凡关切与深刻同情 , 只是对笔墨品相倾心 , 将会与人物画艺术失之交臂 。 ”王万成的水墨人物 , 不论墨色互渗的精工细染 , 还是意在笔先的落笔成形 , 无不显示了他举重若轻的风轻云淡 , 静下心来长久对视 , 就能够在瞬间消除陌生的形象外壳 , 在灵魂深处 , 似乎在和一个早已熟悉的心灵产生无声的交流 。 在画中 , 王万成以他高超的写实造型能力 , 实现“以形写神”与“取诸怀抱”的合一 。 总之 , 在中西两大绘画体系碰撞、融合的背景下 , 以素描写生为主要方式的水墨人物创作实践 , 牢牢地建立在客观造化和现实生活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 以中国悠久而深厚的人文传统为母本 , 广泛借鉴和汲取西方艺术中有益营养为我所用 , 强其筋骨 , 以内省的笔墨探究自由 , 水墨人物画这一有灵性的、有人的体温存在其间的艺术必将获得崭新而长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