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不造车,但已“上车”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骆轶琪 杭州报道
5G时代,关于“连接”的想象空间正在被持续放大延伸 。
从主业手机的厂商尝试介入造车和智能座舱,到新能源车新势力搭建手机团队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为智慧化连接的未来生活打开了诸多场景演进需求、甚至商业化发展空间 。这让车机互联,及背后更庞大的生态链接技术演进和发展模式,成为各类型终端厂商当下都在思考的命题 。
目前手机厂商在推进包括车钥匙方案、APP无缝切换、观影模式等落地探索,但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交互有限、生态封闭、互联方案各异等问题,寻找破局之路尤为关键 。

OPPO不造车,但已“上车”

文章插图
近日,OPPO、上汽集团、上汽零束宣布成立联合实验室,并发布车-机跨端融合解决方案——生态域及《生态域***》,显示出一种新尝试路径 。
OPPO副总裁吴恒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采访人员分析道,早期的车机互联可称为“Internet in the car”,即互联网就在车里;但未来不仅会走向“Car on the Internet”,把车放在网上,还有“Cloud on the Internet”,所有IoT设备都将基于端云协同达成连接,这也是OPPO对车机互联的终极建设方向 。
OPPO的合作对象上汽集团,此前曾将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称为“灵魂”,表示不愿意由一家供应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车企需要平衡把握坚持自身定位和开放边际能力的关系 。
“目前OPPO与上汽的联合发布,是双方把技术能力构架好,未来希望开放出去,至少安卓阵营中,希望尽量统一起来成为一种(车机连接)标准 。在当前行业里,只有开放,才有生态未来 。”吴恒刚如此指出 。
在融合计算时代,不同终端厂商的思考和应对都有所不同 。尚且难言何种模式较为成功,但或许能够充分被信任和充分开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接下来终端大厂们进一步向外发展,迈入大算力时代智慧生活的关键钥匙 。
车机进阶
【OPPO不造车,但已“上车”】在对车机互联探索路径中,无论是整机厂商下场跨界造硬件,还是先从系统、座舱等环节切入,背后都源于一点:大小终端之间的无缝连接、甚至智慧操控,是5G时代演进过程中的必然应用趋势 。
而深耕所在领域多年也不惜重新搭建团队跨界,无疑有所顾虑:不同厂商之间难以形成对彼此硬件间的流畅连接和操纵,因此只能自己全盘掌握在手 。另一层则是类似前述整车厂的顾虑:软件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此前整车厂积累偏弱,又难以接受充分交给其他厂商主导的局面 。
但跨界不仅要耗费巨大资金和人力,更有不可忽视的沉没成本 。其间尤为重要的,就是“车”和“机”角色之间,以何种模式寻求能力融合?OPPO给出的答案是,“充分交互,又各自独立” 。据介绍,前述车机解决方案背后,是OPPO搭建的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 。作为支撑,它并不是一个独立软件操作系统,而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链接不同终端操作系统之间沟通的“中间件” 。
OPPO不造车,但已“上车”

文章插图
这一定义与厂商的思考和选择有关 。此前OPPO就曾密集调研过汽车产业生态,被认为或许曾考虑过造车相关事宜 。
对此,吴恒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我们对造车非常谨慎和敬畏 。车规级调试和底层软件都属嵌入式,应用和服务型软件相对少 。但嵌入式软件调试中,车规系统要求很高 。所以OPPO和上汽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就算是互相融合,也更多偏座舱域相关能力的交互,暂时还不涉及到驾驶域 。因为倘若用手机来刹车肯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所以车规系统我们暂时不会涉及,更多是在座舱域里,控制座舱加热、座椅***、空调打开、娱乐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