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 人们的服饰装扮早已不再循规蹈矩 , 每个人的穿衣风格大相径庭 , 他们只需遵从自己的审美标准即可 , 这也构成了现代个性化十足的服装流行氛围 。 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体系下 , 人与人不仅在工作、生活中都有严格的等级分明 , 就连穿衣也要遵照统治者的规定 。
如果在古代胆敢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穿着 , 则被视为“服妖” 。
“服妖”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志》 , 其文云:“貌之不恭 , 是谓不肃 , 厥咎狂 , 厥罚恒雨 , 厥极恶 , 时则有服妖 。 ”《汉书·五行志》亦云:“风俗狂慢 , 变节易度 , 则为剽轻奇怪之服 , 故有服妖 。 ”“貌不恭”和“风俗狂慢”是“服妖”的两个重要指征 , 前者是对服饰礼制的轻慢;后者是对风俗礼制的背离 。
别以为“服妖”只是被人耻笑 , 在古代 , 身着奇装异服可是要受到官府处罚的 。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古人的“服妖”文化 , 看看古人是如何界定“服妖”的吧!
1
“服妖”文化的起源
“服妖”理论的产生 , 更多的是从时局、社会的伦理道德出发 , 将服饰作为诱发自然灾害和时局变换的风向标 。 更有甚者认为 , 民间出现了奇装异服 , 是引发王朝走向的具体征兆 。
所谓奇装异服 , 更多的是在儒学理论的基础上 , 统治者根据服装来区分阶层的工具 。 古语有言“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
本文图片
在唐朝以前 , 古人是很少穿裤子的 , 大多以又长又宽的长袍穿着为主 。 随着北方民族的融入 , 胡服中所穿的裤子 , 成为人们眼中的奇装异服 。
“胡服”的辉煌时期 , 就是唐朝 。 李唐王朝是个外向型的王朝 , 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 , 不仅李唐皇帝爱穿“胡服” , 甚至唐朝的女人也爱穿 。
“服妖”产生的本质 , 其实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疆域的统治 。 统治阶层认为“服妖”的进入 , 是外来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入侵 , 因此大部分朝代对此采取打压政策 。
2
“服妖”文化的现象
有一句歌词这样唱道:“就算红配绿 , 生活还是要继续” 。 可在古代 , 如果真有人身着红配绿 , 不仅生活过不了 , 还要蹲大牢呢 。 统治阶级对于民间服饰颜色的搭配是有严格要求的 。
古代服装的颜色象征着特定阶层 , 也就是说 , 有些颜色的服装百姓是不能穿的 , 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穿 。 皇帝所身的黄色 , 就是古代朝廷的专属配色 。 甚至在一些朝代 , 官员都不能身着黄色的衣服 。
《旧唐书》中记载到“因隋旧制天子燕服 , 亦名常服 , 唯黄袍及衫 , 后渐用赤黄 , 遂禁士庶不得赤黄为衣服杂饰 。 ”
如果在民间 , 有人敢穿着黄色招摇过市 , 不仅会被路人所耻笑 , 还会被官府人员抓去坐牢 。 象征着纯净、空灵的白色 , 在古代的服装配色中也是禁忌 , 因为古人认为白色衣服是参加丧礼的衣服 , 平日如果身着白色 , 就被界定为“服妖” 。
本文图片
除了颜色的规定之外 , 衣服的款式也有相关的明文规定 。 西周时期 , 官府就规定了百姓衣服的具体尺寸 , 其中包括各类款式和长短的要求 。 现代社会常常看到人们穿着长袖短裤出行 , 可在古代 , 不仅没人夸你穿衣品味出众 , 还要受到惩罚 。
《晋书》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 一位大臣有急事会见当时的魏明帝 , 由于匆忙 , 魏明帝身着短袖 , 外面套着绣帽就出来见面了 。 这位大臣丝毫不顾皇帝的面子 , 直言不讳地说 , 这是“服妖” 。 贵为一国之君的魏明帝也没有反驳 , 默认了这种说法 。 就连皇帝穿“服妖” , 都会被大臣指出 , 更何况是底层的百姓 。
- |【醉美遵义城 最美遵义人】唐冉冉:讲述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
- 事业编制|给高考学子们的建议:未来资本过剩,最好的职业一定是这两个
- |国博邀您进展厅赏“景”,了解艺术鉴定幕后
- 五分硬币|1955年的五分硬币,有收藏价值吗?
-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开展“黄梅戏人人传唱”活动 弘扬传统文化
- 非遗文化|云南西盟:非遗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异彩纷呈
- 张松柏|【喜迎二十大·书画颂党恩】全国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张松柏
- 玉雕|刘献峰的玉雕艺术之路
- |竹风花影间喝茶、读书
- |【潇湘快评】黄建芳/奇武其人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