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浓|“方家有神技,大匠无弃材”( 四 )


◎1992年为法国巴黎中国城设计制作木雕及喷砂彩色玻璃等 。
◎1994年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叩齿庵大雄宝殿制作雕塑佛像及十八罗汉等 。
◎1998年被评为助理工艺美术师 。 同年为广东四大名园之顺德清晖园设计制作木雕挂落、门罩、净角、檐口板等 。
◎1999年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
◎2005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 被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首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联谊会委员 。
◎2013年5月被聘为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
◎2014年被聘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工艺美术研究员 。
◎2016年1月被评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
◎2016年10月因病逝世 。
■艺评
散发着浓烈时代气息的古老艺术
李庆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错彩镂金”与“初发芙蓉” 。 一种是追求“雕缋满眼”的繁华 , 一种是欣赏“自然可爱”的清雅 。 潮州木雕展现的完全是追求“错彩镂金”的富贵美 , 技艺上追求复杂奇巧、华丽多姿 , 题材上丰富多彩 , 图案语言上体现“图必有意 , 意必吉祥”的意境 , 将繁缛复杂的雕刻追求推向了高峰 。
李得浓正是将这种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繁华 , 表现得更加有情有趣 , 富有绘画艺术的境界 。 以他的作品《百忍堂》屏风为例 , 该件作品规格248cm×190cm×60cm , 是由三件独木雕刻而成的潮州木雕多层次镂通雕花板组织而成 。 作品内容取材于《旧唐书·孝友传》 , 相传郸州人张公艺 , 九代同居 , 唐高宗经泰山闻此事而亲幸其宅 , 闻张能九代同居缘由 , 张取纸笔 , 但书百余“忍”字 , 高宗嘉奖其义 , 赐以缣帛 。
整件作品的木雕构图处理是以“之”字形径路关系构成 , 把不同时空不同距离的物种完美组织在一起 , 尤其是中间的百忍堂故事 , 人物、动物、树木在15厘米的厚度上完美地表达 , 令人赞叹 。 人物、马匹和亭阁与树木的表现疏密有序 , 毫不累赘 。 运用戏剧、舞台虚拟的表现手法将不同时空的主题故事清楚地交代在同一个画面上 , 能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故事内容 , 又经得起仔细端详 , 品味人物和环境 。 刀刀到位 , 点点不虚 , 精雕细琢 , 对物体的穿插处理 , 来去分明 , 并非自然的模仿 , 而是概括和提炼 。 借超厚的木头 , 使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立体感都能尽情明了地表述 , 借一门一亭、一树一石、一草一花等简单的物象为径路的转折和连接情节的延伸 , 给人以仰望和遐思 。 此件作品制作历时近十年 , 可以说是李得浓的封刀之作 , 也是目前潮州木雕较难得的艺术品 。 此作品曾在国家博物馆“2016·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上获得好评、备受青睐 。
从李得浓的作品中 , 我们不但能感受到他对潮州木雕的深刻认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 , 更感受到其在继承、发扬传统基础上的艺术创新 , 古老的艺术散发着浓烈的时代气息 , 这就是他的作品备受好评的原因 , 也是包括潮州木雕在内的民间艺术赖以发展之所在 。 离开创新 , 任何事物都没有生命力 。 作品《百忍堂》屏座开创了潮州木雕在屏风设计制作的先河 , 也是首例传统和现代结合的表现手法 , 格调清新 。 这是以往潮州木雕屏风从未有过的形式 。 作品雕刻技法和纹饰变化都是荟萃了潮州木雕的精髓 , 尤其是文武身人物的衣饰图案 , 是目前对几乎要被遗忘的传统纹饰的挽救 , 是李得浓继《憩息之舟》《喜悦归》之后的另一件大型力作 , 也是潮州木雕精品的一张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