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曾写到 , “理想是路 , 引你走向黎明 。 ”一方面 , 这是作者生活中诗意的传递 , 文化的共鸣 , 同时也是作者对诗歌理想热爱和依恋的见证 。 张刚提到 , 古来文人墨客流连巴蜀者众多 , 凡游三峡者 , 无一不在重庆这片美丽雄奇的土地上翰墨流芳 。 诗歌的创作、诗意的抒发兴许是对巴蜀大地奇妙的文化基因的继承与发扬 , “每周一歌”的坚持更是个体生命中无数个闪光时刻的串联和铭记 。 他借由诗歌和散文的通道 , 在心灵的世界里尽情畅游 , 那里有他最热爱的巴蜀文化与乡土人情 。
【散文|常怀诗心书写生活——对话张刚散文集《时光边缘》】诗歌创作在文学创作中十分特殊 , 往往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 而在张刚却巧妙地将诗歌融入到散文创作中 。 他写道:“川河盖之夏 , 云霞竟美成了这样 , 诗人成了哑巴 , 画家成了色盲......刹那间 , 上帝失去了美的想象 , 而川河盖霞光依然霞光 , 明亮芬芳 , 且衣万物以绚丽霓裳 。 ”如果说诗歌是他对眼前美景的情感喷薄 , 那么散文部分 , 他则将激荡澎湃的情感收敛放缓 , 着笔于与友人相谈离开川河盖的傍晚旅途 , 一面是激情难平的隽永诗句 , 一面是极富生活之趣的散文书写 , 这种相辅相成的创作使本书读来一张一弛 , 别有韵味 。 《时光边缘》以散文周全纪实的描写补足诗歌的抽象空灵 , 又用诗歌激荡饱满的情感增添散文的细腻绵密 , 二者之间的结合是一次勇敢、创新的文学实验 , 也是张刚在诗人身份和散文家身份之间找到的巧妙平衡 。 他的写作不舍诗意 , 生活亦然 , 创作的来源正是他常怀诗心的生活 , 那里是他情感的聚合和投射地 , 是他永恒的创作源泉 。
- 香港|香港把握时代机遇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 刘勰|刘勰《文心雕龙》里的言对、事对、反对、正对,有何意义?
- 求职|感觉现在招聘越来越难,那些求职者都是什么心态?
- |饭局上领导说“我结账吧”,缺心眼才抢单!学会这些被高看一眼
- |《增广贤文》6句格言,人心叵测,世事维艰
- |纪念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逝世一周年|“从心所欲不逾矩”
- |40种名家散文出版:作家共谈“散文为何如此迷人”
- 裁员潮|如果不想成为穷人,就需要有野心
- |书法核心运笔10种
- |诗歌:为你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