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关市讥而不征”:原始儒家为何反对征收关卡税

孟子·梁惠王下|“关市讥而不征”:原始儒家为何反对征收关卡税
本文图片

孟子认为 , 只要能更好地保护民间商业 , 废除沉重的关卡税 , 就会“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行旅者皆欲出于王之涂” 。 (人民视觉/图)
孟子主张自由贸易 。 在《孟子·梁惠王下》提出治国需要“关市讥而不征” , 在《尽心下》中 , 他提出“古者之为关也 , 将以御暴 。 今之为关也 , 将以为暴” , 意思是古代建立关隘 , 是为了保护社会 , 而不是为了多收税 , 他主张对民间商业不收关隘税 。 这一点与英国《大宪章》第13条 , 免除各市、区、镇、港的关卡税 , 皆享有免费通关权的主张是一致的 。
在商贸道路上设立关卡 , 孟子认为其功能是稽查犯罪即可 , 而不是用来收税 , 增加贸易负担 。 从考古资料来看 , 当时关卡商业税的负担不小 。 如包山楚简《集箸》简149记载了十个邑、四条水道日常都要收取“关金” , 可见当时官府不但在陆地上收取关卡税 , 在水路上一样要榨取一笔 。
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楚王颁发给鄂君启的车节和舟节 , 都有错金铭文 , 车节铭文云“得金节即毋征” , “不得其节即征” , 意思是鄂君启这种特权者拿着楚王颁发的“金节”这一凭证 , 在通过关卡时就能享有不征税的特权 , 舟节铭文云:“见其金节毋征 , 毋舍桴饲;不见其金节则征 。 如载马、牛 , 差以出内关 , 则征于大府 , 毋征于关 。 ”意思也是水路关卡上 , 凭借特权金节可以免除征税 , 但如果运载牛、马出关则由大府征税 。 显然 , 鄂君启这种特权者是极少数 , 绝大部分的普通商旅、百姓无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 , 经过各国关卡都是要遭受盘剥的 。 所谓“平民百姓不似鄂君启之权贵 , 通商行旅是要遭到重重关卡征敛的” 。
在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中 , 记载了战国末或汉初的关卡收税算术题 , 说商人带着盾、狐、狸、犬出关 , 要缴纳租税“百一十一钱” , 百姓如果背着米出关 , 要经过三个关卡 , “三税之一” , 即三分之一的份额都要被榨取 , 可见是民众和商旅的沉重负担 。 而特权者却并不缴纳通关税 ,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
对于沉重的关卡之税 , 战国时期的思想中有批评的声音 。 如上博楚简《容成氏》是一篇带有儒家思想倾向的出土文献 , 其中就专门讲到了美好的大禹时代“关市无税” , 不征收关卡税 , 而到了夏朝末年的桀王则相反 , “以征关市 , 民乃宜怨”(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
孟子生活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 , 自然会对沉重的关卡税提出批评 。 孟子的主张就是 , 各个关卡 , 无论贵族还是普通商人 , 都统统不收税 , 藏富于民 , 保护自由贸易 。 所以梁启超先生对这一主张的评价是:“儒家言生计 , 不采干涉主义”(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4年 , 第190页) , 可谓一语中的 。 孟子认为 , 只要能更好地保护民间商业 , 废除沉重的关卡税 , 就会“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行旅者皆欲出于王之涂”(《孟子·梁惠王上》) , 天下的百姓、商人都希望来这个低税率和保护自由贸易的国家 , 行走在畅通无阻的陆路和水道上 , 市场则会进一步繁荣 , 国家经济发展了 , 其实长远对国家才有好处 。
《孟子·公孙丑上》记载了孟子的商业思想:“市廛而不征 , 法而不廛 , 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 。 关讥而不征 , 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 。 ”对于“市廛而不征 , 法而不廛”有不同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