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春生夏长 , 秋收冬藏 。 ”夏至时节 , 农作物生长繁茂 , 同时水肥需求旺盛 , 农民需做好田间管理 , 农事繁忙、农活繁重 。 夏至时节 , 农田中长势旺盛的还有杂草 , 农谚“夏至不锄根边草 , 如同养下毒蛇咬” , 说的就是夏至后中耕锄地的重要性 。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 , 夏至的雨水关乎农作物的长势 , 故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 然而 , 此时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正值梅雨时节 , 如果出现暴雨又会影响农作物生长 , 因此很多地区又有夏至“忌雨”的习俗 。 无论是求雨还是忌雨 , 其实都反映了古代农业“靠天吃饭”的无奈 。
清凉度苦夏
旧时有夏至数九之俗 。 “夏九九”以夏至日为起点 , 每九天为一个九 , 顺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 , 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为炎热的时节 , 数完九九 , 暑热消退 。 传统社会 , 各地流传的“夏九九”歌谣不胜枚举 , 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是“一九至二九 , 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 , 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 , 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 , 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 , 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 , 夜眠不盖单;八九七十二 , 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 , 家家找棉衣 。 ”与“冬九九”一样 , “夏九九”生动地反映出时间与物候的关系 , 形象地道出了夏至后的天气变化 。
民谚有云“夏至不过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 , 夏至意味着炙热的盛夏即将登场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 迎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 在没有空调、电扇、冰箱的传统社会 , 能够带来一丝凉意的 , 恐怕还得是扇子 。 过去 , 妇女有夏至互赠折扇、脂粉等什物的习俗 。 扇子别称“凉友” , 能生风消暑;香粉可除汗臭、散浊气 , 防生痱子 , 为古时女子消夏避伏“神器” 。 夏至时节 , 有些地方流传着女子簪戴枣花的习俗 。 年长的妇女在戴枣花时 , 嘴里还会念念有词:“脚麻脚麻 , 头上戴朵枣花 。 ”俗信此举可避邪及医治腿脚不适 。
节令饮食也是古人消暑度夏的“良策” 。 谚语云“冬至饺子夏至面” , 夏至食面是中国人的饮食传统 。 北方地区 , 特别是北京人夏至时节的典型面食是打卤面、炸酱面、芝麻酱面等 , 面条煮熟后以冷水淘洗 , 清凉爽口、降火开胃 。 南方地区的面条也是品种繁多 , 如阳春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等 。
夏至吃面习俗和小麦的成熟密不可分 , 中国节气饮食的一大特点是“尝新、尝鲜” , 面对这种既新鲜、又营养的新获时令“主粮” , 人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解馋的机会 。 此外 , 民间俗信夏至吃面有“食疗”养生功能 , 热面可发汗去湿 , 凉面能降温祛火 , 有益身体健康 。 除面条外 , 夏至饮食习俗各地不一 , 例如南方不少地区有夏至吃粥、食麦粽、吃馄饨的习俗 。 围绕着“吃” ,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夏至饮食文化 , 是人们顺时而食观念的生动体现 。
骄阳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 。 夏至时节 , 虽有酷热 , 却绽放着无穷的生机与美好 。 绿茵渐浓 , 荷花映日 , 蛙声蝉鸣 , 麦谷满仓 , 阴阳流转与时节更迭完美交融 , 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和自然观 。 在万物盛极之时 , 半夏时光也仿佛在提醒我们 , 珍惜光阴、向阳而生 , 方能绘就如夏花般绚烂的人生 。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
- |济南核酸贴纸人物上新:创立了阴阳五行说的齐国人邹衍
- 饵料|夏至来临,重窝死守已非首选,顺应节气改钓法,才能连竿大鱼
- |明日夏至|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二十四节气夏至古诗六首:夏至一阴生,微阴生九原
- 插画|(图表·插画)【二十四节气·夏至】夏至吃面条
- 夏至|夏至将至,俗话:“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何意?
- |齐鲁情未了|夏至,感怀(诗歌)
- |芒种到夏至,大鱼会在这3处秘密聚头,下竿就上鱼,一钓一个准
- |济南人,一起来看博物馆里的二十四节气——“芒种”
- |郭襄为何在40岁出家创立峨眉?原因很简单,跟杨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