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仕钊|祝贺!这名外校少年勇夺省赛一等奖,即将出征国赛!( 二 )


过犹不及 , 有余犹不足也 。 正如中庸之道一般 , 任何好东西只要过了头 , 失了真必将沦落为废品 , 良药剂量过了度也会变为毒药 。 正如曾国藩所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 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 真的不一定都美 , 但美的一定有真 , 技巧是要掌握的 , 但不是最重要的 , 技巧是为反映基本素养服务的 , 不要炫技 , 宁拙毋巧!中国发展到今天绝非一日之功 , 是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进步 。 “阳光总在风雨后” , 社会发展有“阵痛期”,我们更应理性而乐观地看待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而非过度渲染 。 唯有真实而有内核与良知的事物才能赢得社会、市场和时代的考验 , 写入历史的书卷 。 做人也是这样 , 我们要有渲染的技巧 , 但更要一个真实的自己 。 只有这样才能活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 才能绘出比“过度渲染”更亮丽的人生画卷 。
李永老师评点
这篇作文获得广东赛区决赛一等奖名至实归 。 赛场作文比考场作文更能呈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能力 , 在限时条件下 , 完成1200—1600字的文章 , 很具挑战性 。 苏仕钊同学以宽广的阅读视野、扎实的文史功底、理性的辩证思维、积极健康的“三观”、熟练的论说式语言表达 , 写出了堪称升级加强版的优秀考场作文 , 在广东赛区完美胜出 。
段落功能非常清晰 , 给阅卷者(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 首段要言不烦 , 略述“渲染”这一手法含义和作用 , 但即刻调转笔锋 , 提出“但渲染真的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 , 以质疑的方式亮明自己的看法 , 这也是迅速拉开与众多参赛选手距离的一种立论技巧 。
第二段并没有直奔自己的核心观点展开论述 , 而是先让一步 , 简要阐述“渲染”在文艺上的作用 。 用“舞台剧”“水墨画”“摄影”“文学作品”组合典例铺陈论述 , 尤其灵活运用教材案例 , 如《孔雀东南飞》、李白、鲁迅、孙犁对“渲染”手法的具体使用及效果 , 信手拈来 , 如数家珍 。 这一点特别能体现苏仕钊同学良好的语文学习素养 , 他的课堂消化、转化能力相当出色(后面的“以良币守良知”也是一个证明) 。
接下来的第三、四、五段论述过度渲染的不良后果 , 层次井然 , 梯度分明 。 先说艺术上过度而失真渲染的后果 , 依然用舞台剧、美术、文学作品等典例 , 顺道提出真挚、有度 , 才能感染人心 。 再谈社会上过度而失真的渲染会带来两种后果 , 一为败坏网络舆论风气、制造社会焦虑 , 一为毒化市场、官场氛围 , 这两点是对“渲染”手法的合理引申与发挥 , 是对题意的准确捕捉 。
首尾段延续精彩 , 不是简单呼应开头重申观点 , 而是化用、借用先秦儒家格言、曾国藩“诚拙”观 , 对如何做人提出了切合主题、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 一切看来如次第花开、水到渠成 , 给读者带来紧凑、明快、舒适的阅读体验 。
苏仕钊同学语言表达是比较成熟的 , 平时的作文常常妙语如珠 , 本次竞赛同样“炮制”出佳句 , 如“化干瘪为生动 , 化抽象为具体”“过度而失真的渲染不仅不是添彩 , 反而是添堵”“不要炫技 , 宁拙毋巧!”等等 。
当然 , 作为速成的赛场作文 , 难免出现瑕疵、不足 。 比如 , “鲁迅先生运用社会环境描写渲染了阿Q、祥林嫂、孔乙己、高老夫子等众多典型化脸谱” , “社会环境”一词较抽象 , 可用“未庄”或“鲁镇”某处环境描写渲染一个人物 , 不必求全 。 再如 , 第四、五段调换一下位置 , 再做些详略处理 , 那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