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从“驱魔”到说唱曲艺——关于日本漫才的文化探索( 三 )


【曲艺|从“驱魔”到说唱曲艺——关于日本漫才的文化探索】从这个角度去观察 , 日本早期的万岁表演 , 其实更类似中国的傩仪 。 中国的傩仪起源非常之早 , 《论语》《礼记》中就记载了周代的傩仪 , 宋代高承《事务纪原》中就称周时岁终的“索室逐疫”是“驱傩之始” 。 民间驱傩的时候 , 既要“击鼓大呼”(见《吕氏春秋》高诱注) , 到了南北朝 , 更落实为“细腰鼓”(见《荆楚岁时记》) , 驱傩也有“舞者”(见宋文天祥《衢州上元记》) , 过程中也要沿门说吉利话(见光绪《沔阳县志》) , 旧时路岐上门所说的吉祥话 , 就是对着人家的儿子喊“太子千秋岁” 。 跟万才的千秋万岁非常类似 。
由此可见 , 每逢新年 , 逐室祛疫 , 击鼓歌舞 , 成了民间傩仪的常见形态 , 这不仅也正是日本万岁表演中的“驱魔”之意 , 也与万岁表演中的击鼓、歌舞、说吉利话的要素一一吻合了 。 号称日本傩戏的能 , 也是每到新年 , 就到人家门口唱“天下太平 , 国土安稳”之类的祝词 , 和“祝贺新年”之类的祝寿词 , 并且逐家进行 。 日本每逢节分(立春前一日) , 各神社有扮鬼者 , 口呼“招福驱邪” , 跳跃舞蹈 , 也应是傩仪遗风 , 可资参考 。
早期的严肃的驱傩仪式 , 逐渐向曲艺歌舞发展 , 四川犍为地区 , 驱傩已经有了说唱歌舞形式 , 傩戏本是百戏之祖 , 孵化演变出了多种戏曲曲艺形式 , 而日本的万岁 , 到明治时代 , 早期的万岁表演已不单纯是拜年贺词 , 而是把传统的《三曲万才》和《御殿万岁》融为一体 , 改称万才 , 并由艺人园辰于1887年首次作为舞台艺术搬进了剧场 。 万才改作漫才之后 , 形式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 。 不仅融进了口技、舞蹈、歌唱等艺术 , 而且出现了戏剧漫才 (相声剧) 、多口漫才 (多口相声)等形式 , 也就是戏剧化了 。
曲艺|从“驱魔”到说唱曲艺——关于日本漫才的文化探索
本文图片

宋金杂剧砖雕 装孤色 山西博物院
不过 , 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看 , 参军戏与此后的宋金杂剧 , 也与百戏之祖傩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王国维在《宋金戏曲考》中 , 对宋金杂剧中的“竹竿子”做了专门探索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中 , 也记有“参军色执竹竿子作语 , 勾小儿队舞”的内容 , 《梦梁录》卷三“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条 , 记录第四盏时 , “进御酒 , 宰臣百官各送酒 , 歌舞并同前 。 教乐所伶人 , 以龙笛腰鼓发诨子 。 参军色执竹竿拂子 , 奏俳语口号 , 祝君寿 。 杂剧色打和毕 , 且谓:‘奏罢今年新口号 , 乐声惊裂一天云 。 ’参军色再致语 , 勾合大曲舞 。 ”可见 , 作为宋代杂剧中参军色的“竹竿子” , 他的作用就是喊吉祥语 , 所谓的“祝君寿” , 其实也就是千秋万岁之类 。 没有本质的不同 。 他的另一个作用 , 就是勾出舞蹈队 。 在这点上 , 与早期日本万岁表演中 , 一个口颂千秋万岁吉语 , 另一个击鼓舞蹈的情形 , 有一种内在的对应 。
这种竹竿子通过演变 , 在宋金杂剧中 , 存在光杆 , 鞭形 , 芴形等 , 对表演进行着节奏上的控制 。 在河北武安固义村的傩戏《打黄鬼》中 , 有一个手拿长竿子的人 , 就是用竹竿子指挥表演 , 而他本人 , 也是一边在唱着 , 他的装扮 , 也就是“头戴没翅乌纱(即幞头官帽) , 身穿红色蟒袍(即宽衣)” 。
曲艺|从“驱魔”到说唱曲艺——关于日本漫才的文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