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

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
本文图片

盛夏之色
至者 , 极也 。
甲骨文中 , 至的字形像是一支射入地面的箭 , 意指到达 。 东汉许慎则在《说文解字》里作出了更为浪漫的表述 , 他将小篆字体的“至” , 视作小鸟飞落地面 , 带有一丝轻盈 , 也指到达 。 而后 , 不同时代的“至” , 都被引申作抵达极点 , 意为极 。
因此 , 在古人的观念里 , 夏至 , 便是盛夏之极 。
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
本文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代 王希孟
盛夏之极 , 无关气温 , 而是渊源于日行至北、日照至长及日影至短的自然规律 。
古时 , 人们经过长时间观察 , 认识到一年之中气候与物候的节律变化 , 于是 , 二十四节气应运而生 , 并成为了指导农事的特殊节令 。 随着时间推移 , 古老的中国智慧 , 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 影响到了农事之外的饮食 , 甚至是审美——
夏至前后 , 时人会享用相对清凉的果品食品以消暑 , 他们也会暂时放下手中活计 , 去欣赏山间的一抹青色 , 从精神上获取一份清凉 。 自然之青 , 渐而成为了盛夏时节的极致色彩 。
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
本文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代 王希孟
盛夏与极青 , 素来相配 。 两者相遇的美好 ,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早有表达:一水护田将绿绕 , 两山排闼( tà )送青来 。
诗中记载的 , 是一个悠然的夏日场景:借住朋友家的王安石 , 午睡醒来 , 望着窗外的青色景致 , 不禁心生感慨 , 随即提笔写下了这首经典的题壁诗 。 他笔下的青色 , 在水田之畔、两山之间 , 它似乎具有了生命 , 由微风与山势送至窗前 , 触手可及 。
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
本文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代 王希孟
古人之所以喜爱青色 , 不仅因为它是鲜活的自然之色 , 还在于青色包含了蓝色与绿色 , 兼有蓝色的冷逸和绿色的积极 。 多数时候 , 青色呈现一种克制 , 同时又带有某种希望 , 其色彩色调的丰富性 , 使得这个独特的颜色 , 具有了内敛优雅的气质 。
与之相较 , 西方的色彩 , 略有不同 。 就像莫奈( Claude Monet )的名作《睡莲》 , 描绘的是光线洒在睡莲与水面上产生的色彩变化 , 其色调分明 , 蓝绿指向明确 , 画中色彩试图再现的是自然本身 , 并无其他隐喻 。
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
本文图片

睡莲 莫奈
中国绘画中的青色 , 自研制之始 , 就带有多种特性 。 从材料上看 , 青色分为矿物制成的石色和植物制成的草色两种 , 前者颗粒大、覆盖性强 , 后者细腻、可重复渲染 。
【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石色的坚硬与草色的柔和 , 并存于青色之中 , 其多元包容 , 不言而喻 。 而取之于山林的两种青色 , 最终又用在纸绢上还原山林 , 这便使中国的青绿山水画作 , 多了一份广阔的韵味 。 或许 , 这正是我们被青色 , 被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吸引的内在原因 。
千里江山图|盛夏,极青
本文图片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代 王希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