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特|写《长袜子皮皮》的林格伦:用战斗的姿态争取孩子表达的权利

《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柳林风声》《野兽国》……这些已经成为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然、社会、成长等人生内容的叩问。尽管它们创作的年代不一样,但今天的孩子读起来,仍然会深深地喜欢上它们。
是什么样的经历与文化促使作者们写出了这样的故事?又是什么让他们在长大成人后依然对孩童时期保持着敏感?
为了更好地理解那些儿童文学作品,我们将陆续推出“写童书的人”专栏文章,为大家讲讲写书的人背后的故事。今天先从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开始。
童书上经常可以看到的“林格伦纪念奖”,来自《长袜子皮皮》的作者阿斯特丽德·林格伦(1907-2002)。林格伦在37岁才创作完成《长袜子皮皮》,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瑞典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儿童书籍。2002年瑞典政府创立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纪念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和青年文学奖。
林格伦成长于一个幸福的家庭,童年时期的快乐让她从不缺乏安全感,而成年后的叛逆又让她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林格伦笔下的皮皮古怪精灵,直率任性,无拘无束,不论是大读者还是小读者,都很羡慕她,羡慕她可以做一切孩子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除了《长袜子皮皮》,林格伦的很多作品都与她的童年经历有关。有人问她,你的孩子或孙子有没有激起过你的灵感?她的回答是:没有任何孩子比曾经是我自己的那个孩子更能激起我的灵感。
撰文 | 秋林卡迪娜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生于1907年,是瑞典儿童文学作家,也是《长袜子皮皮》的创作者。1958年,林格伦获得童书界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金质奖章”。
奥古斯特|写《长袜子皮皮》的林格伦:用战斗的姿态争取孩子表达的权利
文章插图
被印在瑞典钞票上的林格伦与皮皮
在中国,林格伦经常被敬称为“童话外婆”。这是读者与出版方对林格伦的喜爱与亲昵的直接表现,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将林格伦的形象定格在了她的晚年——一位卓越、慈祥的童书大师。
但与许多卓越的创作者一样,林格伦的作品是从她的生命体验中生长出来的果实。林格伦快40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她不是天然的“童话外婆”,她是一个在农庄中劳动玩耍的孩子,更是一位充满活力的母亲。
林格伦的生命体验促成了这样一位善于“挑衅”的儿童文学巨匠的诞生。在经历漫长岁月后,她才定格,成为了全世界孩子的“童话外婆”。
01
温和的挑衅者林格伦与《长袜子皮皮》
1944年4月,37岁的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将她的首部作品《长袜子皮皮》寄给伯尼尔出版公司,她随书稿附了一封信,其中写道:“我希望你们不要向保护儿童委员会报警。”对此,林格伦解释说:“因为我自己也有两个孩子。他们没有写这本书的母亲可怎么办呢!”
奥古斯特|写《长袜子皮皮》的林格伦:用战斗的姿态争取孩子表达的权利
文章插图
林格伦与儿子拉士、女儿卡琳
林格伦这样的担忧是有理由的。与许多塑造榜样的作品不同,《长袜子皮皮》是孩童纯粹的梦想,它为孩子创造一个自在的空间,一个能够平等地向成年人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
奥古斯特|写《长袜子皮皮》的林格伦:用战斗的姿态争取孩子表达的权利
文章插图
《长袜子皮皮》,[瑞典]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 著,李之义 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年3月
1945年,《长袜子皮皮》在几经波折后终于出版,旋即引起了瑞典社会关于自由教育和儿童道德观的大讨论。许多人认为“皮皮是一个坏典型,她没有接受过教育,书中使用的语言草率和低俗,整部作品非常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