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浅谈王羲之书风成因( 二 )


名士风流和人格美的追求成为魏晋时代的风尚 , 亦是王羲之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冯友兰说 , “风流是一种美” , 这也是魏晋名士的显著特征 , 主要表现为清谈、品题之风和任诞之风 。 但王羲之反对不够务实的清谈 , 《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 , 谢悠然远想 , 有高世之志 。 羲之谓曰:‘夏禹勤王 , 手足胼胝;文王旰食 , 日不暇给 。 今四郊多垒 , 宜人人自效 , 而虚谈废务 , 浮文妨要 , 恐非当今所宜 。 ’安曰:‘秦任商鞅 , 二世而亡 , 岂清言致患邪 。 ’”
品题实际上是上层社会中对士人品德、才干、容貌、举止、风度气质的品评论鉴 , 源于汉 , 至魏晋为盛 。 宗白华先生指出“品题”之于中国美学的意义所在:“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 。 ”时与王羲之同朝的周觊认为王羲之具有廉颇、蔺相如的气度 , 庾亮曾上疏晋帝称王羲之“清贵有鉴才” 。 这在当时都是极高的评价 , 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王羲之在士人中堪称翘楚 。 任诞之风体现在饮酒、服药、裸裎、率真任性等方面 , 而王羲之较为注重人格美的追求 , 《世说新语》中有“时人目王右军‘飘若游云 , 矫若惊龙’” , 这是何等神韵绝俗的品格魅力!
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清谈者崇尚老、庄 , 则以任天率真为贵 , 推之政治 , 遂有鲍生无君之论 。 反之者则又崇尚务实 , 勤于人事 。 盖时当大乱 , 人心不宁 , 或愤慨而流于虚无 , 或忧惧而趋于笃实 , 皆时会所造 , 各因其性而出之 。 ”王羲之就是一个既虚无又笃实 , 既怀理想又重事功者 , 是一位儒、释、道综合论者 。 而无论何种哲学思想 , 就魏晋士人来说 , 都无可避免地成为他们能够彻底释放自我、充分展示个性追求的理论依据 。
|【学术·分享】浅谈王羲之书风成因
本文图片

王羲之《寒切帖》
三、“得意忘象”的书圣
魏晋南北朝是文艺大发展的时代 , 文学、绘画、书法、雕塑、音乐等“无不光芒万丈 , 前无古人 , 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宗白华《意境》) 。 而“魏晋书法的发展 , 是同当时整个美学思想的倾向联系在一起的”(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 。 毋庸置疑 ,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基于其思想性 , 他的书法之美和人格之美亦颇相通 。 同时 ,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也无不贯穿着他的哲学思考和个性追求 。
魏晋时期的思想家、“玄学”思想的代表人物王弼主张“得意忘象” , 认为“象”不能包容书法美 , 唯有“意”才能和个人内心情感体验相结合以抒发感情 , 使之成为广泛意义上的美 。 卫夫人将“意”和“笔”作为一对范畴加以论述 。 王羲之则进一步发展了“意”的美学内涵 , 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 他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说:“意在笔前 , 然后作字 。 ”又在《书论》中说:“凡书贵乎沉静 , 令意在笔前 , 字居心后 , 未作之始 , 结思成矣 。 ”这里 , 他首先将“意”作为创作之前的准备和构思 , 因为要表现玄学的“意” , 抒发悠远丰富的情感 , 将书法的内在结构作为“意”的载体 , 使作品“意气”充溢 。
王羲之进一步将“意”作为构成书法本身的内容 , 这种“意”是玄学意义上的意 , 是难以名状、深不可测的 , 是从哲学高度引进了“言不尽意”这一命题 。 在《自论书》中 , 有“须使书意转深 , 点画之间皆有意 , 自有言所不尽 。 得其妙者 , 事事皆然” 。 同样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 , 他更认为“心意”——即书法所要表现人的精神实质 , 至为重要 , 犹如统领全局的将军 。 他认为这种充溢“意气”、反映“玄学”精神的书法 , 是一般人难以领悟的 , 如果不具备高深的学养和灵气 , 不是学识渊博通达且有志向的人 , 是难以企及的 。 王氏在《书论》中说:“夫书者 , 玄妙之伎也 , 若非通人志士 , 学无及之 。 ”于是 , 他也将“意”作为评论书法的重要标准 , 如“君学书有意”“意乃笃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