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新闻业的社会是不完备的社会:张立奋谈人、新闻与技术的关系

采访人员 | 林子人
编辑 | 黄月
1
“人类想获取信息、想知道内情的欲望 , 与人类社会本身一样古老久远 。 人们总是会不遗余力地去发现新闻 。 ”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安德鲁·佩蒂格里(Andrew Pettegree)在《新闻的发明》一书开篇提出的观点 。 该书追踪了15世纪到19世纪多个欧洲国家的新闻史 , 分析印刷术的大规模普及如何催生了小册子、期刊和最早的新闻纸 , 继而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业 。
正如该书副标题“世界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所示 , 回顾新闻的发明史 , 我们会发现新闻自发明之初 , 它促进信息流通的愿景与引发的争议就一直在吸引着我们、困扰着我们 。 回望新闻的过去 , 对我们理解新闻的未来给出了哪些启示?日前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与专栏作者曹柠就《新闻的发明》展开讨论 。
|一个没有新闻业的社会是不完备的社会:张立奋谈人、新闻与技术的关系
本文图片

活动现场(出版社供图)现代化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信息现代化的过程
在张力奋看来 , 新闻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化必然会出现的事件 , 这是因为 , 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 人类学家在全球各地的研究发现 , 原始部落之间传递消息 , 在挑选信使时往往遵循两个标准:一是身体素质好 , 行动迅速;二是风评信誉好 , 不会胡乱编造消息 。 我们可以发现 , 它们至今都是优质新闻的标准:时效性和准确性 。 而我们对原始部落信息流通的认识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条重要原则——“任何正常社会必须要有正常的信息流通 , 人对信息的正常需求是天经地义的 。 ”张力奋认为 , 从这一角度理解人对信息的需求的话 , 我们可以发现 , 人的现代化过程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的信息现代化过程 。
新书分享会的地点选在了申报馆别有深意 。 今年恰逢《申报》(原名《申江新报》)创刊150周年——1872年4月30日 , 正是在这里 , 这份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报纸诞生了 ,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史的开端 。 《申报》由英国商人美查(E. Major)创办 , 但自创办之初就以服务华人读者为宗旨 。 1905年 , 民族企业家史量才收购《申报》 , 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 , 《申报》成长为一份全国大报 。
张力奋指出 , 这得益于史量才的雄心与远见 , 在他的设想中 , 《申报》应该成为像《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那样优秀的报纸 。 为此 , 他投资40万两银子建设了新报馆 。 建筑设计图显示 , 这座六层楼高的房子是一座完全为报纸而生的建筑 , 有编辑部、编译部、电报房、铸字间、桥牌室、理发店和舞厅 。 《申报》集中了当时中国最好的采访人员和编辑 , 为了留住优质人才 , 《申报》开出的员工合同非常优渥 。 张力奋注意到 , 合同中甚至有这样一则条款:《申报》员工如果在任内去世 , 报社将负责供养其遗孀直至终老 。 这一细节向我们展示了百年前的上海城市文明程度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申报》也可以说曾是一份世界级的报纸 。
曹柠表示 , 他在阅读《新闻的发明》前三章时感到很激动——信息的传递从口头形式渐渐转向纸面形式 , 从贵族、精英渐渐普及到民间 , 这一过程其实有很多偶然因素 , 报纸从种种信息传递的媒介中脱颖而出 , 却仿佛是偶然中的某种必然 。 张力奋提醒我们注意印刷文明对公众的塑造作用 , “这本书上有句话说的是‘新闻的发明即公众力量的发明’ , 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 恰恰是因为有了媒体这样一个载体 , 公众利益才有可依附的地方 。 ”他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他收藏的一份1818年《伦敦公报》 , 报中刊登的内容包括伦敦的各种到岸原材料价格 , 比如来自印度或非洲的矿石、来自中国的丝绸与茶叶 。 我们可以想象 , 这些消息对伦敦股票交易市场有多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