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能听千台戏( 二 )


胡集书会有三个时间段 , 分别是前节、正节、偏节 。 新年到正月十一 , 胡集书会正式开始之前的那段日子是前节 , 胡集书会的艺人来自五湖四海 , 包括内蒙古、河北、东北等 , 以前的交通并不发达 , 很多艺人甚至要靠脚力走到胡集 , 且要在正月十一晚之前到达 。 “吃完年初一的饺子 , 带着衣服、书鼓、器具等就要动身了 。 ”不少老艺人回忆 。 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 他们边赶路边给沿路村民说书 , 还能挣点盘缠 。 正月十一的晚上 , 各路艺人终于齐聚胡集 , 在旅馆安顿下后 , 会举办一系列活动 。 祭拜老艺人、相互叙旧情、交流技艺 , 然后互相介绍彼此的新徒弟 。
从正月十二到十六的正节是胡集书会最为重要的日子 。 正月十二还是胡集大集开集的日子 , 一大早 , 所有的说书艺人会集合在一个特定的地方 , 摆好场子 , 开始“卖书” 。 说书至少需要两个人 , 一个弹弦 , 一个敲鼓 , 使出独门绝技的艺人 , 说着最熟悉的书段 , 吸引了不少老主顾驻足观看 。 与此同时 , 胡集周边的村子都会派出代表 , 德高望重的老人挨个欣赏艺人的表演 , 觉得好的 , 便前去邀请艺人来本村表演 , 还会支付一笔报酬 。 一旦敲定后 , 代表就会拿走艺人说书的器物 , 以此为约定 , 不能反悔 。 说书有一系列规矩 , 艺人去村子里首先会询问村民想听什么书 , 一般大家会选择《刘公案》《施公案》《岳飞传》这类大书 。 很多老艺人都表示 , 被邀请去村子里说书后 , 有时候甚至一天都在说书 , 不得不去熬梨汁润嗓 。 即便是这样 , 说书的节奏还是很慢 , 一两个月的时间很难说完 。 总之 , 要从正月十二的这天晚上 , 一直说到正月十六晚结束 , 这就是正节 。
正月十六晚上结束之后 , 村子会给艺人支付之前商定好的报酬 。 但还会有观众意犹未尽 , 接下来的五天 , 艺人也可以选择留下来继续说书 。 从正月十七到正月二十一 , 就叫偏节了 。 因此 , 胡集本质上是一个曲艺交易市场 , 外地的艺人来说书 , 当地的人来请艺人回村说书 。
刘兰芳到胡集演出 ,结束后足足捡了三大筐鞋
1936年成稿的《续修惠民县志》中提到当时胡集书会的盛况 , 请书的村子大概有三百多个 , 来胡集参加书会的艺人 , 总共有一千多人 。
到“文革”时 , 胡集书会陷入低潮 。 不允许说老书 , 《孙公案》《岳飞传》之类都听不了 , 艺人就改说新书 , 《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讲述我党斗争的书在那段时间涌现出来 。 说书活动也不敢声张 , 艺人偷偷地说 , 村里人偷偷地请 , 大家伙聚集在牛棚里听书 , 是常有的事 。
改革开放之后 , 农村经济好转 , 说书的热潮再度兴起 。 每年来胡集书会的艺人大概有五六百人 , 请书的村子也得有一二百个 。 1985年 , 刘兰芳第二次到胡集演出的时候 , 房顶上坐满了人 , 院子里也全是人 , 甚至把院墙都给挤倒了 。 人挤人 , 很多人鞋子都被踩掉了 , 结束之后 , 足足捡了三大筐的鞋 。
但这段繁盛期没能持续多长时间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 , 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 , 后来渐渐有了电脑 , 有了更多娱乐方式后 , 胡集书会就慢慢被遗忘了 。 最冷清的一年是2004年 , 只来了4个艺人 。
说书没了市场 , 艺人的日子也比以前紧巴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 , 说一场书 , 少的时候能赚五元 , 多的时候是十元 , 两个艺人在村里说上五天书就可以挣三百元 。 要知道 , 当时本科毕业生每月的工资也只有四十元 , 可见这是多么高的收入 。 可随着听书人减少 , 收入跟不上去 , 说书已经不能成为谋生的手段 , 许多人被迫转行 , 管仓库、做豆腐脑、炸油条、装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