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戴锦华谈安迪·沃霍尔:复制与媚俗,叩访当代艺术的开启( 四 )


时刻|戴锦华谈安迪·沃霍尔:复制与媚俗,叩访当代艺术的开启
文章图片

安迪·沃霍尔名人摄影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 我们回到安迪·沃霍尔 。 安迪·沃霍尔被视为一个顽童 , 一个挑衅者 , 一个冒犯者 , 一个主流文化的肇事者 , 他也是主流逻辑的这样的一个实践者和印证者 。 这里面的反叛和挑衅 , 确立和建构 , 本身的矛盾议题正向我们揭示了 , 今天我们要思考世界 , 思考文化 , 思考艺术的时候 , 我们还有没有一种想象、创造、建构其他的文化可能性 , 文化出路 , 一种其他的艺术 , 一种其他的文化实践的可能性 。
【时刻|戴锦华谈安迪·沃霍尔:复制与媚俗,叩访当代艺术的开启】在安迪·沃霍尔的生平中 , 你会知道他因为出生在匹兹堡的贫民区 , 成长在大萧条的年代 , 患有身心疾病 , 所以他极度敏感和自卑 。 但是看一看整个展厅当中的作品 , 你们会发现他如此的自恋而张狂 。 这个敏感、退缩和自恋、张狂 , 这样的一个自卑与自恋的一个无限循环的组合体 , 似乎向我们昭示了某一种现代人或者现代人格的议题 , 向我们昭示了某一种现代个人的范本 , 也向我们昭示了某一种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当中 , 那个不断试图安置 , 但是难于安置的个人自我确认 , 使我所有的文化要求将我区隔于他人 , 但是所有的文化又不断地在抹除我与他人的痕迹 。 所以独一无二的安迪·沃霍尔是通过无穷复制的 , 难于辨识的这样的一种作品形态 , 来自我标识的 。 无限自卑的安迪·沃霍尔 , 是通过张狂无比的侵犯性的、冒犯性的表达来自我确立的 。 安迪·沃霍尔是反文化运动的先驱 , 从某种意义上又是开启了整个主流文化的一种路径 , 模板 , 范例 。
时刻|戴锦华谈安迪·沃霍尔:复制与媚俗,叩访当代艺术的开启
文章图片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
今天我们在北京 , 在尤伦斯这样的一个空间当中来看安迪·沃霍尔 。 我们把美术馆所在的空间称为798 。 当798这样的一个标识出来的时候 , 其实它再度召唤和联系起50—70年代的中国历史 , 联系到我们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的历史时刻 。 这样的一个艺术性的 , 自带着光环的空间 , 和它曾经旧有的工业空间连接对照 。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 , 它提醒我们 , 面对安迪·沃霍尔的时候同时要思考 , 经由不同的历史路径完成了自己现代化历程、走到了今天的中国 , 是否应该去思考不同的路径?是否应该在这个高度内化的 , 但毕竟是舶来的现代主义逻辑内部 , 与中国曾经有过的多元多意的逻辑碰撞当中 , 去思考我们的当代艺术 , 去思考我们的可能性 , 我们的想象是否还可以被激发?
(除特殊标注外 , 图片均由澎湃新闻采访人员高丹摄于展览现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