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同样也影响着君臣关系,有哪些例子呢?

导语: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同样也影响着君臣关系,有哪些例子呢?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要素,后被进一步升华,将五行与天干地支、五星、五色、五味等相配,“是以圣人推其终始,以通神明之变,为卜篮以考其吉凶,占百事以观于来物,观形法以辨其贵贱,”为预测吉凶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到战国时期,邹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用来解释某些社会和自然现象。《史记封禅书》集解引如淳注云:“今其(邹子)书有《主运》,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为服。五德|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同样也影响着君臣关系,有哪些例子呢?
文章插图
”《昭明文选魏都赋》注引《七略》云:“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五德相生相克,新王朝的崛起,必是在旧王朝德衰以后;新王朝所据之德,必是前王朝所不胜之德。”在改朝换代时,为了获取和稳定民心,将历史的变化归之于五行的相生相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书五行志》序云:“君违其道,小人在位,众庶失常,则乖气应,咎征效,国以亡。”又云:“人君大臣见灾异,退而自省,责躬修德,共御补过,则消祸而福至。”认为国家出现大的灾异是由于皇帝和大臣没有尽职而有亏五德,致使五行失调引起的。皇帝和大臣只有“责躬修德,共御补过”,才能消弹灾异,使国家免于灾难。五德|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同样也影响着君臣关系,有哪些例子呢?
文章插图
统治者在诏书里面充分利用了五行更替、五德终始的思想,将禅让和五德终始思想相结合来说明社会的变化和历史走向的观点比较流行。周静帝在禅让诏书中陈述理由之一就是“木行已谢,火运既兴”。开皇元年(六月癸未,隋文帝“诏以初受天命,赤雀降祥,五德相生,赤为火色。”隋文帝认为隋朝建国为火德开启国运,“炎灵启梓”顺应五行流转之机,幵启千年兴王的基业,“五运叶期,千年肇旦。”李德林《霸朝杂集》中日:“昔岁木行将季,谅暗在辰,火运肇兴,群官总己。”开皇六年(崔仲方上书论取陈之策中也用到了“五德终始”的观点:“皇朝五运相承,感火德而王,国号为隋,与楚同分。楚是火正,午为鹤火,未为鹤首,申为实沉,酉为大梁。既当周、秦、晋、赵之分,若当此分发兵,将得岁之助,以今量古,陈灭不疑,”用五德始终的观点解释了隋代周的合法性,也为杨坚统治增添了神秘色彩。五德|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同样也影响着君臣关系,有哪些例子呢?
文章插图
《洪范》曰:“金曰从革。”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凡具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金。金失其性之象表现在五行上是阴气不附和,阳气太盛,预示着万物既成,杀气始起,百谷受损,虫为害。《洪范五行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僧,厥罚常场,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毛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故有口舌之荷,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五德|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同样也影响着君臣关系,有哪些例子呢?
文章插图
《洪范》曰:“木曰曲直”。曲直为木之本性,可规可矩。木性既失,地上之物中和木性有关者,便会出现异象,甚至成灾。如貌不恭是伤木的表现。《洪范五行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则下不敬。阴气胜,故厥咎狂,厥罚常雨,厥极恶。时则有服妖,时则有龟孽,有鸡祸,有下体生上体之荷,有青眚青祥。惟金沴木。”《洪范》曰:“水曰润下。”润下为水之性,凡具顺和、潜藏之性者,皆属水。《洪范五行传》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有鱼孽,有歲祸,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