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利亚|莫拉维亚《鄙视》:现代人的“爱无能”有多悲哀?( 二 )


而艾米利亚的理想本性 , 在男主眼里又被另一种力量 , 世俗的力量扭曲 。 她对家的狂热和饥渴象征了这一点 。 是的 , 女神住在洞穴里 , 而不是一个需要金钱购买的房子 。 与爱的眼神相对的是鄙视 , 更痛苦的在于视而不见 。 于是尘世间的女人与理想的矛盾在最初的爱消退后无所藏匿:佩雷罗普的坚贞 , 庄重 , 智谋扭曲成了尘世投射的无知 , 粗俗和误解 。 在理想中坚不可摧的爱情被尘世间种种力量轻易摧毁 。 如果不是男主坚信艾米利亚身体里蕴含的理想的本性 , 不难感到一种责难 , 妙在男主克制而隐晦 , 只是透露在如果找到了一位跟他“志同道合”又能“理解他的女人” , 以及对她出身和文化水平的暗示 。
于是 , 在男主把理性之刺朝向自己 , 不惜多番痛苦的解剖后 , 我们终于看到他抓住事情的关键点 。 我认为在不自我欺骗上 , 他尽力了 。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 在奥德赛的第一幕 , 众神之父宙斯所说的话:“可悲啊 , 凡人把它归咎于我们天神 , 说什么灾祸由我们遣送 , 其实是他们因自己丧失理智 , 超越命限遭不幸 。 ” 由此 , 天神认为 , 人要靠自己的理智来决定行为 , 欲望超过命限就会遭遇不测 。 在书的最初几章 , 里卡尔多已经反省了他的归因 , 即他把“自己因为贫穷而蒙受的痛苦最后都归咎于那个社会了” , 他也意识到自己“把纯粹的个人动机转化为普遍的道理了” 。 在最后的章节里 , 我认为他抓住了自身悲剧的核心 , 并找到了解决之道:“摆脱令人痛苦的低人一等的感觉 , 是它导致我荒谬的怀疑自己原来就卑微 , 或者说天性卑微” 。 讽刺的是 , 这个解决之道又是有依赖性的 , 它取决于是否能说服艾米利亚 , 是否能将艾米利亚带入他的理念世界中 , 保持和他同样的信念 。 我持高度怀疑 , 正如他每次思索将要采取行动时 , 总会有第二个念头想起 , 于是 , 激情变成了冷静 。 而这一次 , 男主在安眠药的麻醉下 , 永远失去了说服艾米利亚的机会 , 那封原本要从罗马寄出的信永远不会有了 。 于是男主只能寄希望于理想的下一个转世 。
写到这里时 , 我想引用《关于痛苦的七场哲学课》里 , 德国人尼采的一段话:“认为痛苦是坏事的 , 是弱者 , 因为对他们来说 , 痛苦意味着羞辱和支配 , 意味着他们的权力意志的受挫 。 他们的痛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受到强者的蔑视 , 因而逐渐认为自己卑微、普通、下贱 。 所以 , 软弱的痛苦的人 , 请勇敢 , 请坚定自己的意志 。 ”
阅读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陈露
需要打破对过往的幻想才能奔向彼此
一篇从“我”男主的视角开始的回忆把我们带入一个关于鄙视的故事 。 书里的鄙视从表面看源于一种“欲求” , 埃米丽亚的欲求是房子一个任由她发挥的房子一个让她感到安稳的房子 , 而“我”是想让埃米丽亚拥有这样的房子以此表达“我”的爱意让她爱“我” 。 这单纯的欲望下谁都没有错 , 正如男主所疑惑的明明他已经努力为了她去做工作反而得到一句“我不会爱你了 , 我鄙视你 。 ”这种鄙视背后隐藏着种种矛盾 。
人与人之间是截然不同的 , 正如男主与女主的家庭、教育、职业背景等等 , 在结合前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 书里有一段男主对女主背景的回忆描写很精彩 , 里面夹杂着客观事实 , 同时还有男主对女主阶层主观评价 , 比如他说“埃米丽亚是在贫困中长大的 , 所以在文化教养和思考方式上几乎是个平民女子;跟某些平民女子一样 , 似乎处处标榜自己的所谓的见多识广 , 以至于有时执拗得近乎愚蠢 , 至少是思想狭隘 。 ”这里的描写体现了男主那样的一个阶层对女主的认识 。 同时这样的不同导致双方都有不同的主观偏见 , 这样的偏见是早就存在与两人之间、甚至是横亘在两人婚姻中 , 这样各异的个体结合在一起生活是极为困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