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平原|摩崖上的颜真卿苏轼书法,从潇湘来到北京( 二 )


【颜平原|摩崖上的颜真卿苏轼书法,从潇湘来到北京】第二部分 地缘人彰,山水绿潇湘
字因石传,岩因人胜 。摩崖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柳宗元的“欸乃一声山水绿”,让永州的湖光山色熠熠生辉 。碑石崖壁之上,元结、怀素、柳宗元、周敦颐、苏轼、黄庭坚、米芾、杨万里、何绍基、吴大澂等历史文化名人的颂文、诗刻、铭记、题名,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点画犹然,可亲可感 。
字迹的提按使转与崖壁的凹凸平斜呼应成趣,点画的纵横捭阖与岩石纹理相得益彰 。分布于永州山泽细流之畔的2000余件摩崖石刻,错落有致 。每一件书作都别具特色,融汇成一道生趣盎然的风景,时时陶冶着人们的性灵 。这些字迹跨越时代,沟通古今,辉映于天地之间 。
颜平原|摩崖上的颜真卿苏轼书法,从潇湘来到北京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 拍摄:余冠辰
颜平原|摩崖上的颜真卿苏轼书法,从潇湘来到北京
文章图片
元结撰瞿令问书《阳华岩铭》 原刻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 画芯宽295厘米高96厘米
阳华岩是永州的风景名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铭中所见,作者元结认为“九疑万峰,不如阳华” 。原刻于唐永泰二年的《阳华岩铭》是此地摩崖石刻的开山之作 。瞿令问是唐代宗时的江华县令,颇具书名 。叶昌炽《语石》中言:“《阳华岩铭》,亦(瞿)令问三体篆,(李)阳冰之亚也 。”书作模仿曹魏正始《石经》体例,每一字都以先大篆、次小篆、再隶书的方式书刻,是唐代书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见唐人对篆隶的理解与运用 。全祖望《鲒埼亭集》中曾评价此拓“是刻亦为金石家所稀有足珍也” 。
颜平原|摩崖上的颜真卿苏轼书法,从潇湘来到北京
文章图片
黄庭坚撰并书 《中兴颂诗引并行记》 原刻于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 画芯宽164厘米高283厘米
黄庭坚对于元结《大唐中兴颂》的本意提出见解,引发后世争辩 。黄庭坚历经贬谪,坎坷不得志,表面对玄宗、肃宗朝政治提出疑问,实则是对北宋后期的政治生态寄寓忧虑,亦体现出他对真、善的执著追求 。
颜平原|摩崖上的颜真卿苏轼书法,从潇湘来到北京
文章图片
韩愈撰苏轼书廷桂刻 《荔子碑》 原刻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 画芯宽289厘米高108厘米
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在任四年造福一方百姓 。柳宗元去世后人们在罗池旁建造罗池庙以纪念 。此碑现立于今柳侯祠内,碑文为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末段的《迎享送神诗》,故又称“迎享送神诗碑”,内容为韩愈著文写柳宗元事迹,是柳州人在祭祀柳宗元时唱诵的歌辞 。此碑以开篇“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而得名 。两百多年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书写下这段文字,南宋后墨迹被镌刻于碑上 。《荔子碑》上石后,凭借“柳事韩文苏书”而享有“三绝”之誉,为苏轼书作中的名品 。柳宗元、韩愈、苏轼三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同属“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坚,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现存此碑为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所刻,由永州知府廷桂根据碑拓善本重新上石 。
《荔子碑》为东坡盛年所书,朱熹赞其“奇伟雄健”,王世贞评价为苏东坡“书中第一碑” 。此作笔画穿插自然,字字大小错落有致,冲破唐书森严法度,体现出宋代的“尚意书风” 。此碑勒石同样堪称杰作,掌刀者能将东坡墨迹神韵较大程度还原至碑上 。字划左缘和上缘正刀入石,字划右缘和下缘斜刀入石,即保证了字体轮廓的准确度,又细腻体现出刻工对于毛笔书写特征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