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临汝书院探访记丨何立伟:新风又吹古书院( 二 )


五年前我来临川瞻仰汤显祖故居的时候 , 新的临汝书院尚未重建 。 所以那个时候 , 我并不晓得有一个临汝书院 。 这回来之前 , 主办方发来了重建后的临汝书院的照片 , 那样的规模宏大的宋式建筑群 , 体量之大 , 构造之美 , 让人叹为观止 。 可以说 , 我从未见识过这样巍峨磅礴的书院建筑群 。
书院|临汝书院探访记丨何立伟:新风又吹古书院
本文图片

△江西·临汝书院开院
第二天上午10点半 , 这座由抚州市临川区与前行科创共同打造的临汝书院 , 举行了盛大的开院典礼 。 艳阳高张 , 人潮如堵 , 整个临川都是节日的喜气 。 典礼在书院前庭孔子的巨大雕像前举行 , 仪式遵古制 , 礼仪人员穿着宋代服饰 , 举着宋代的旗幡 , 在我眼前穿行 , 仿佛是时间的穿越 , 让人恍若置身历史的时空中 , 不知今夕何夕 。 典礼中有一项流程 , 就是与我同来临川的26位嘉宾学者 , 授牌加入书院智库 , 我们端着授牌 , 一字排开 , 在台上合影 。 另一个流程 , 是与20多家企业签约战略合作、研学合作 , 其目的是要将临汝书院打造成文化创意、国潮消费、智慧旅游、国学教育等产业于一体的临川城市文化名片 , 并以“文化+产业+教育”的创新模式带动产业升级 , 打造临川数字文化经济产业高地 , 实现数字文化经济产业化 。 我想这大概是使传统的书院不但有前世 , 而且有今生 , 更是有未来的发展方向吧 。 变化中的中国 , 一切皆在变化 , 包括中国传统的书院 。
看到临汝书院的实景 , 要比照片远为震撼 。 单是占地面积就近百亩 , 总建筑面积则近五万方 。 巨大体量 , 须后退数百米才能全窥 。 中轴线对称的布局 , 轴线上以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为主题的四幢主体建筑依次排列 , 建筑群是从湖北、河南聘请的古建筑工匠精造 , 大量材料也是从湖北定制 , 耗时三年 , 煌然而成 。 那种气场之宏大 , 建构之壮美 , 及制作之精巧 , 当然是江西迄今为止最大也最壮观的宋式书院 。 一个地方把书院打造得如此无与伦比的辉煌 , 不但体现了魄力 , 体现了雄心 , 更是体现了新时代产业转型中文化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卓识远见 。
【书院|临汝书院探访记丨何立伟:新风又吹古书院】临汝书院馆藏有临汝书院山长(1215—1282)张天锡墓志 , 明代状元考卷 , 清咸丰皇帝御笔 , 元代理学名家、临汝书院学生吴澄 , 及王安石、虞集、汤显祖等人著述等珍贵文物 。 建筑群分别设为临川名人馆、临川文脉馆、临川人文精神馆、临川教育馆、书院文化馆、状元塔等等 , 承载了临川两千年历史文化演变 , 是临川才子文化的展示窗口同精华所在 。 开院当日 , 我看到横幅同幡旗上皆写有八个大字:千年学府 , 智敬未来 。 这正是重建临汝书院的宗旨——立足的是传统 , 面向的是未来 。 那么 , 未来是什么呢?是聚焦临川核心文化IP打造 , 围绕“文、产、教、艺、商”五大功能板块 , 集文化艺术、数字产业、研学教育、国潮消费、智慧旅游等产业于一体 , 以创新模式带动产业升级 , 构建文化城市地标与产业引擎高地 , 并以科创赋能临川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 这是传统与现实的碰撞 , 也是昨天与明天的碰撞 。 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 我想这样的重建同这样的擘划 , 尤其在书院文化如此广博与厚重的江西 , 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 新时代的书院 , 当有新时代的样貌 。 重建不是复辟 , 而是创新 。
值得一提的是 , 书院中一万平米的临川历史文脉展区 , 是全国各地同海外的临川乡贤们集资支援家乡建立的 。 赤子之心 , 拳拳之意 , 也展现了临川才子之乡的人的人文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