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传承怎么写( 六 )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
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还有秧歌、舞龙舞狮、敲花鼓、扭秧歌、唱大戏、猜谜语,逛庙会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
7.有关秧歌的趣闻1.在关东大地上,最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歌舞就是东北大秧歌 。
每年正朋,无论城镇还是村屯,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回荡 。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 。
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舞边歌、通宵达旦 。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 。
“办秧歌”的发起组织者,或是商家富户,或是行政机构,或是民间组织,负责如集本地擅长于此道者,并置办服装道具、聘请鼓乐班子、组织排练、筹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项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秧歌头”负责张罗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 。
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 。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 。
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 。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 。
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 。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 。
假如哪个村没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 。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爆热、欢快奔放著称 。民间称秧歌据得好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 。
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 。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
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 。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 。
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翅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旱船”等加带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 。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四师徒、过海的八佩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渔樵耕读等等 。
如秧歌队是带“高脚子”的,后一类人物多由踩跷的扮演 。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
看秧歌最过瘾的是遇上“打对台”,即一个场子来了两支秧歌队 。因为过年时的秧歌大都给赏钱,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一个演出场地只能留一支秧歌队 。
如果两伙秧歌队同时到,或是后到的秧歌队不愿退让,那就只能以演技分高低 。扭得好,能吸引观从的留下,技不如人的自动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