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潭|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观复:归根曰静,寻根就是照见自我

《道德经》观复:归根曰静 , 寻根就是照见自我 。 穿林而过的阳光 , 老子曰:万物并作 , 吾以观复 。
亿万年来 , 天地宇宙犹如巨大的轮盘 , 运转不休 。 渺小的人类以地球为舟楫 , 在无边无垠的银河系海洋中 , 漫无目的漂泊着 。 一代代人类 , 不懈追寻真理 , 却限于目光 , 真理似乎近在咫尺也难以企及 。 在中国古代 , 有一位睿智的老者 , 他仅用一本小书、一句话 , 就囊括了整个宇宙运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真理 。 他是人类的骄傲 , 中国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上最富传奇特色的人物——老子 。
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观复:归根曰静 , 寻根就是照见自我 , 老子的宇宙观 , 与人类对自身认识之路 。 美韵天成的叶子 , 不生不灭 , 周而复始的道 。
常人都认为死亡不可避免 。 圣人非同寻常 , 却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
佛家说:“不生不灭 。 ”不生 , 并不是说一切都是空的、寂灭的、不会生发的 , 而是一种古时候的“能量守恒定律”:无论你用或不用 , 能量永远都在那儿 , 不增不减 , 不生不灭 。 换句话说 , “不生” , 从理论上讲 , 是一种长生不老的方法 , 老子称之为“复” 。
亿年不动的山脉 , 敬畏天地 , 效法自然的修行之道 。
道家的世界观 , 确实非同寻常 。 单单说这一个“复”字 , 其中包含了多少哲理 。 能量守恒 。 循环往复 。 物质不灭 。 乃至于探讨生存与死亡、人类的灵魂 。 修道 , 发源于古代智者对天地的敬畏;从敬畏 , 到思考天地自然的道理 , 再到效法自然之道的过程;是从感悟、认识人生的无常 , 到向往、追求一种有常、永恒的状态的过程 。
一马平川的河谷 , 有限的聪明才智 , 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的人类之惑 。
然而人类毕竟有着巨大的局限性 , 虽然自封为“万物之灵” , 也确实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 , 长期占有这个湛蓝的星球;以自己的目光 , 定义许多难以界定的事情;然而人类作为生物 , 始终被记录在基因当中的局限性所控制 , 因此人类看世界、看宇宙、看自身的目光 , 都无法做到公允 。 或许 , 在某些高纬度生命看来 , 我们与猿猴、蝼蚁、植物、并无太大的不同;我们所谓正确的判断 , 也许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
山脉脚下的平原 , 茫茫宇宙中 , 到底有没有“另一个”孤独之梦 。
【小潭|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观复:归根曰静,寻根就是照见自我】人类在宇宙中 , 地位其实是有些尴尬的 。 想象一下 , 一个种族 , 从出生开始 , 永远存在于黑暗无边的宇宙中 , 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来自于“另一个”的认可 。 甚至迄今为止 , 到底有没有“另一个” , 人类也无从知晓 。 人类是孤独的 。 孤零零悬挂在宇宙深处 , 一个无人的角落里 , 没人搭理 , 自古以来就只能够自己与自己对话 。
郁郁葱葱的绿色 , 莫名的自信 , 不懈的追求的坚持之路 。
一个人老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那该是一种何等的孤独寂寞!正因为如此 , 人类无法清晰认识自己 。 然而幸好人类并没有放弃 , 或者说人类并不认为自己是渺小的 , 一种不明所以的自信充斥着人类的心 , 一种由无知所导致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 让人类坚持着、不断追求从各方面分析和认识自己 。
瞬息变迁的秋意 。 人类无法清晰认识这个宇宙的规律 , 却又在不懈地追求着宇宙的真理 。 与其说是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 , 倒不如说是为了缓解这种深深刻入骨子里的孤独 。 心外无物 , 你的心在何处的诸法之相 。 孤独的人类 , 必须合理地进行引导 。 什么才是合适引导人类的精神?自古以来 , 佛家、道家、儒家 , 包括先秦的诸子百家 , 都在进行努力尝试 。 很多学派号称是为了治理国家 , 其实治国何尝不是治心!王阳明的心学 , 更是心外无物 , 天地一切都在心中 。 有了正确的精神去指引 , 人类才不会在无尽的黑暗宇宙里 , 寂寞得发狂 , 或是永恒地沉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