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三年未见,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朗读者》?( 二 )


文章图片

但也是这样一个家庭 , 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内心 , “家风传承”的弹幕刷屏而过 。
杨元喜从来没有顶过父母亲一句嘴 , 也不会顶嘴姐姐 , 尊重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基因” 。 在儿子的教育上 , 他同样沿袭了父亲的理念:甚至连儿子在大学面试的时候 , 同样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做什么的 。
“这跟我的父亲对我们这样的传承是一样的” 。 这也是他从家庭汲取的能量 , 家风传承以一种最触动人心的方式被大众所关注 。
杨元|三年未见,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朗读者》?
文章图片

他和妻子王志红的爱情 , 同样羡煞了观众 。
“我一往情深 , 一直追啊” , 王志红形容自己的感情;
“我就非常努力 , 争取成为她希望的那种人” , 杨元喜的回答质朴也有力 。
39年的婚姻 , 仍然留存在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 “双向奔赴的爱情谁听了不流泪呢” , 有网友感慨 。
但很多人忽视了他们前后分居15年、杨元喜的满格工作和“回到家什么活儿也不干”背后 , 航天人家属的付出和支持 。 她是杨元喜“最清晰的最稳定的家的坐标” 。
杨元喜与中国北斗的故事 , 或许对于喜爱航天的人来讲并不陌生 , 但在《朗读者3》中 , 他不仅是“中国北斗代言人” , 更是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 。
这是一个探究“人”的节目 , 也是一个带我们去探究“人之所以而为人”的过程 。
2、张桂梅:女战士的孤独和愧疚
张桂梅的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 , 只是鲜少有人关注过她像个女战士般屹立的背影里 , 始终带着一份难以疗愈的伤痛、孤独和愧疚 。
“我在亲情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 当董卿念出来这句张桂梅的自白时 , 也决定了这不会是一个轻松的故事:为了让企业家支持自己办女高 , 她错过了与哥哥告别的最后机会 。 当她再打过去的时候 , 哥哥已经被火化 , 电话也被姐姐挂断 。
张桂梅是家里的老幺 , 她出生时 , 母亲48岁 , 父亲53岁 , 家里人对这个小女儿分外疼爱 。 但她能回家乡为父母扫墓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 也没有来得及见姐姐最后一面 。
亲情上的缺憾不免引发一些质疑 , “她只是为了荣誉 , 拿出瘾来了”;但是张桂梅很清楚 , “我只是想让山里的孩子多走出去一个” 。 来自旁人的声音和自己不被理解的意志 , 成为两股角力 , 始终存在 。
而董卿搀扶着她走向台前的时候 , 她的十指上仍然贴满了医用胶带 。 很难想象这个瘦弱的肩膀究竟担了多少风雨 , 才会站成如今“女战士”的模样 。
她朗读的是一封写给已逝父母的家书:
“这些年来 , 我几乎把他们忘记了 , 眼前出现他们模糊的身影 , 眼光中我似乎听见爸爸在讲:你是爸爸的好女儿 , 爸爸妈妈不生你的气 , 你忙你的吧 。 ”
杨元|三年未见,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朗读者》?
文章图片

她渴望被忽视的亲人谅解 , 更渴望自己的意志理想能够被肯定 。 当满面沧桑的女战士落下眼泪 , 在信中向父母诉说心情 , 被包裹的柔软女儿心也让人动容 。
不过回到她奋斗终生的华坪女高 , 她又变回了那个战士:即使浑身疼痛只能和衣而睡 , 也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3、刘翠青&徐冬林:“你是我的眼”
8月28日东京残奥会T11级别女子400米决赛中 , 中国选手刘翠青在领跑员徐冬林的协助下以56秒25的成绩获得金牌 , 并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 。
这是他们搭档的第八个年头 , 刘翠青说两个人“除了洗澡、睡觉不在一起 , 其他时间都在一起” 。 而这次 , 因为推迟一年的比赛 , 他们面临比平时更大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