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游戏的过程怎么写( 三 )


即把Match选择域选择为“Curser in Area”,而把响应Erase属性选择为“Before Next Entry”,Branch属性选择为“Try Again” 。图(4)“quit1”的属性设置 只要在计算图标“quit”里输入代码:Quit(0),并设置其响应属性的Erase域为“After Next Entry”,热区属性Match选择域选择为“Single-Click”,则完成了用热区实现的“退出游戏”按钮操作功能 。
必须注意保证前后两个热区范围和大小一致 。同理,我们建立“查看原图”操作分支,如图(5)所示 。
这样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随时可以“作弊”查看原图,当然就降低了拼图游戏的难度,却体现了程序设计的友好性原则 。图(5)建立查看原图分支 图(5)中群组图标“yt”的二级流程图如图(5)右上角所示 。
其中显示图标“source”就是原图,为了防止游戏者查看原图时意外拖动原图,其计算文本为:[email protected]"source":=FALSE 返回图标“Backup”可使游戏者随时查看原图并切换回游戏的当前步骤,其计算文本为:EraseIcon([email protected]"source"),即返回时擦除原图 。3) 设计游戏者的拖拽拼块行为判断控制 。
首先设计游戏者正确拖拽拼块到目的地的流程 。如图(6),拖动一群组图标“1”到交互的右侧,选择响应类型为“Target Area” 。
图(6)拖动响应交互 调试执行程序,程序将自动暂停,等待用户设置响应属性,选择相应的拼图分块“part1”,使热区符号附到该图片上,按要求拖动“part1”拼块到目标区域,调整热区大小使其充满所在小方格,即定义对象“part1”的目标区域为整个小方格区域,同时设置属性窗口的[On Drop]选项为“Snap to Center”,即定义当物体被拖动到该区域后,将自动锁定在该区域中心;设置拖动目标区域为正确响应设置,即[Response]的[Status]属性为“Correct Response”,如图(7)所示 。图(7)正确拖放热区属性设置 拼块的拖拽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当游戏者拖拽拼块到错误目的地时,如何处理呢?继续我们的设计之旅吧 。
添加一空内容的群组图标“wrong”到“+1”的右侧 。如图(8)左上属性窗口所示,设置响应类型为“Target Area”,目标对象选择为[Accept Any Object],即对任何目标对象都是有效的 。
[On Drop]选择“Put Back”,即如果拖动目标对象到错误区域,则会自动返回原处 。响应热区范围调整为整个屏幕,同时设置[Response]的[Status] 属性为“Wrong Response”,如图(8)右下属性窗口所示 。
图(8) 错误拖放热区属性设置 存盘并执行,此时就可尝试拖动拼块“part1”到指定区域了,如果拖拽 。
4.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哪些内容拼拼图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1. 可以激发孩子推理思考能力并增进手眼协调能力:从让幼儿玩有镶嵌式拼图,到较大一点的孩子开始拼接分割块是完整单一图案的拼图,以至破坏图案但切割规则的拼图,再从平面至立体拼图,每一个拼图块,都需 要孩子旋转不同的方向,才能组合成功,从练习中增加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
由于拼图是需要拆散、重组的玩具,因此在拼凑的过程中,也可以陆续增加孩子对挫折的忍受度,面对一堆零乱的拼图块,孩子需要独力思考图块的颜色、位置、方向,因此爱玩拼图的孩子往往推理思考的能力会好些 。2. 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度:孩子们玩拼图的形式和大人不同,大人是【策略性】玩拼图,孩子则是【直觉式】玩拼图;大人是先挑四周平边并分类,孩子则是率性地拿到那一片就开始寻找它的位置,由于孩子的部分与整体的概念很强,玩过几遍之后,就会记得较突出的形状或色块的位置 。
透过拼图的学习,孩子会渐渐发展各种策略,并学习从混沌中理出完成拼图的头绪,藉由一次次的”try and error”,孩子便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策略】;而当他开始与别人合作进行拼图游戏时,也正在酝酿复杂的人际关系,幼儿专家认为拼图是训练儿童提高挫折忍受度的良好工具 。3. 增加观察力,培养耐心、专注力:当孩子进入拼图的世界中,从完成拼图后小小的成就感,到克服困难完成较大拼图后所获得的大成就感,孩子不仅获得自我肯定,学会面临困难(一堆凌乱的拼图块)时' 透过不断地观察分析(到底该怎么拼下去),持续、专注、并耐心地投入,训练出孩子专注力及稳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