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江|文化名人邯郸笔记丨赵云江:邯郸道上 千年一梦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通过名人见闻式报道 , 全景展现第六届河北省旅发大会举办地邯郸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绿色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实践 。 9月22日起 ,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作家协会、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文化名人邯郸笔记”主题活动 , 陆续推出名家名作 , 看文人笔下的邯郸文旅故事 , 感受历史与现代相交融的“新”邯郸 。
赵云江|文化名人邯郸笔记丨赵云江:邯郸道上 千年一梦
本文图片

邯郸道上千年一梦
赵云江
邯郸地处太行山东麓 , 西依太行山脉 , 东接华北平原 , 位于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地带 , 自古为贯穿南北的通衢要冲 , 是兵家必争之地 , 却也是华夏文化的发源与发祥之地 , 历朝历代涌现出的文化艺术经典可谓灿若繁星 , 不可尽数 。
在唐代就有一个叫沈既济的史家兼文学家 , 他写过一篇传奇小说《枕中记》 , 篇幅不大 , 但其影响甚巨 。 故事叙述落魄士子卢生在邯郸旅店 , 枕着吕翁送给他的枕头做了一通“黄粱梦” , 之后“邯郸道”便成为求取功名路途的代名词 。 自此以后 , 蝴蝶效应 , 累次叠加 , 以致将“邯郸道”当成了“精神通衢” 。 千余年以来 , 欲借吕翁之枕“追梦”者有之 , 由此“警醒”悄然顿悟者也不乏其人 , 在“邯郸道”上踟躇浩叹者更是不知凡几 。 “邯郸道上起秋声 , 古木荒祠野潦清”;“客从长安来 , 驰马邯郸道 , 伤心丛台下 , 一旦生蔓草”……落寞惆怅之状如此 , 读来让人愕然 。 ——小记
黄粱梦确实是一场梦 , 而且堪称天下第一奇梦!
但这场“梦”在邯郸却是一处地名——就坐落在邯郸市北郊 , 且紧邻我国南北交通主干线的107国道 , 淹没在街巷纵横翠荫掩映的村落里 , 也漂浮在鸡鸣狗吠市井喧嚣的滚滚红尘之中 。 这个“造梦”之处原本只是一间“邸舍”(旅馆) , 后来人们为了建祠祭祀 , 又依托神仙吕洞宾的名号改称为吕仙祠 , 其中又因为卢生梦中悟道 , 也有人称其为卢生祠 。
现存古祠 , 坐北朝南而大门却西向古邯郸道——也就是现在仍是熙往攘来如潮如织的107国道 。 遥遥望去虽不见出奇之处 , 但只见一片红墙灰瓦 , 殿阁楼榭 , 烟火氤氲 , 都在冠盖一样的松柏下静悄悄地荫蔽着 。 或者也是梦的缘故 , 这古祠的山门却就像是一个“醒与梦”的开关 , 山门内外恍若隔世 。 只要抬腿迈进 , 山门内就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扑面而来 。 一时间 , 惶惑茫然 , 怅然若失 , 物我两忘……醒耶?梦耶?或者说一个是“醒中梦” , 一个是“梦中醒” , 反正不知不觉间对人生价值的许多追问自此开启 。
走进山门 , 迎面是上下两层的八仙阁 , 门阁之间南侧有一高大影壁 , 上面镶嵌着“蓬莱仙境”四个石刻大字 , 苍古遒劲 , 俊逸洒脱 , 传为出自得道成仙之后的吕洞宾之手 。 也有传言 , 说是四字之中只有一个“仙”字 , 为吕洞宾所书 。 吕洞宾写字不用毛笔 , 而是抄起门角里的一只扫把 , 刷刷点点 , 一挥而就 。 虽是传说 , 但每次走进山门 , 不管是我自己只身来此寻梦 , 还是与朋友们结伴前来探幽 , 都会在这面影壁前驻足良久 , 以期感受到仙家那种超然物外的“虚静”之气 。
我对得道成仙没有兴趣更不在行 , 但我始终对汉字里的“仙”字充满了好奇 。 仙者 , 山人也 。 山野之人 , 或是半人半神似的存在 , 自然会活得淡泊通透 , 不似在街市里乱窜的人 , 满眼都是名利 , 全身都是铜臭 , 对之掩鼻犹恐不及 , 哪里还有什么虚和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