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逸$从山水画看密体的意境之美( 二 )


关于“逸”在绘画品评中的出现,虽然谢赫没有将“逸”作为单独一品,但是做为一种画的特点,它早在密体人物画盛行的六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第一个将“逸”正式作为一个品级用于绘画品评中的人。时至元代,倪瓒提出了“逸气说”,倪瓒的“逸气说”并没有特别的专著,他只是在一些题画诗文中提到,例如“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从这些零落的诗句屮他将“逸”又发展到了一个新方面。
此外,我们在探讨“逸”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区分逸格与逸气的不同。从“格”的释义我们可以看出,朱景玄、黄休复对于“逸”的定位偏重于形式上的讨论,“逸格”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对艺术评判的标准,它所表达的技法往往足“笔简形具”、“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对于“逸格”究竟是想表现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倾向没有明确的指出。元代倪瓒提出的“逸气说”才将“逸”提到了精神层面。
“密”亦达“逸
我们在上面一节中就已提到早在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就有“逸”的出现。谢赫将《古画品录》分为六品,陆探微列为第一品第一人,评其“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其实也就是说陆探微的作品之好己经超过了一般的上品,为上品之外的品级,但是谢赫又想不出该给此品级冠以何名,故让陆探微屈居上品第一人。
高逸$从山水画看密体的意境之美
文章插图
实际上,陆探微就是谢赫评价中的“逸品”之人。后文又提到“更无新意”,由此看来理解为“比方”实为不妥,若理解为北方,则指明袁蓿师承何处,高逸说明袁蓓是学习陆探微的弟子中最为优秀的一人,则合情合理。
“画有逸方”、“纵横逸笔”的意思是当时的作者在画人物时下笔超迈不俗,且笔锋巧变,恣意纵横,来彰显人物的清逸脱俗。这些都说明了在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画表现技法中已经有了“逸”的特点。
【 高逸$从山水画看密体的意境之美】“意思横逸”此句的意思是指作画人在创作时思想情致纵横奔放,充满高逸之气。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密体人物画极盛的时期,在那一段时期里,谢赫评画就能品评出“逸”味,足以说明当时的密体画己经可以表达“逸”了
再者,虽然“逸”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大多出现于山水画中,但是我们从魏晋时期的人物画中也能感受到创作者笔下人物的超然逸气。顾恺之笔下洛神的衣纹婉转细腻,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带给我们的是“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的飘逸脱俗之韵味,陆探微的“秀骨清像”一气呵成,气脉连贯,超逸脱俗。
高逸$从山水画看密体的意境之美
文章插图
空与疏能表现“逸”的疏朗意境,精与密同样可以表现“逸”的超然脱俗。又因为密体精密的特点,对艺术形式本身的追求,使得密体更加贴近艺术的本质,带有不掺杂政治、宗教等其他因素的、更纯粹的艺术美。我认为这种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带来的审美感受本身也有具有一种超然逸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画的风头渐渐减弱,山水画成为大观,虽然“逸”很早就在人物画中具备,却是在山水画中发展起来的,这也是为何提及“逸气”人们总是首先想起山水画的缘故。同样,在山水画中,并不是大笔阔墨的写意山水或者像倪云林的秀林疏石才能展现超然逸气,徐复观先生元代尚简逸的画风,王蒙却以繁密取胜,其山水画与元代的审美风尚密切相关又别具一格。
倪瓒隐居太湖一带因此作画萧散简淡,王蒙隐居黄鹤山中,作画多苍茫深秀。
他的画中最常用的笔墨技法是披麻皴、解索皴和牛毛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