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素人综艺能有什么商业价值?】《男生女生向前冲》
卫视改革的风也吹向了网综 , 2018年腾讯视频推出的首档素人恋爱综艺《心动的信号》掀起了新的热潮 , 以素人为主角进行节目策划 , 明星以观察的角色承担前期宣发、引流、艺能层面的要求 , 这类节目改变了以往速成的“棚内”模式 , 转为同一屋檐下素人嘉宾共同生活的慢节奏、剧情式交友的“开放”模式 。
职场与恋爱是应用这一模式比较成熟的两类综艺 。 自2018年至今 , 国内推出了《遇见你真好》《喜欢你 , 我也是》《恋梦空间》等多档恋爱节目 , 《心动的信号》更是发展成IP , 积累了固定的粉丝受众;《令人心动的offer》《初入职场的我们》《跃上高阶职场》等职场类综艺也迎来小爆发 。
素人观察类综艺的节目风格、观众参与度相比之前有了明显的区隔与不同 。 相亲综艺变成了慢节奏的「恋爱」综艺 , 观众需要在不同素人嘉宾相处的点滴中“抽丝剥茧” , 从复杂的情感线中判断谁与谁会牵手成功 , 这些“钩子”都调动了观众长线、持续关注的热情 , 而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关注的深层次议题也在随之抛出 。
同样的 , 职场综艺也从「说」到「做」 , 以往职场类真人秀更多是展示自己过往的经验 , 嘉宾只是单一的输出 , 当下职场观察类综艺提供了一个临时场地 , 素人嘉宾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用一次次的实践展示自己的能力 , 而淘汰、打分制度的赛制又增加了综艺的刺激感 。
《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
从棚内的限定体验到“楚门的世界” , 综艺里的素人被时刻盯着的结果就是机遇和风险在同比放大 。
长达12期的节目足以让观众了解一位素人 , 嘉宾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 外貌、经济条件、业务能力都成了吸粉的关键要素 。 最明显的表现是 , 节目开播之后素人嘉宾的社交平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粉 , 有了专属的超话 , 甚至开始接商务 , 开启明星副本 。 在《心动的信号》走出的“奇闻”CP就吸引了不少CP粉 , 其商业价值也进一步提升 , 女嘉宾杨凯雯就曾接到LAMER、阿玛尼、雅诗兰黛等商务推广 。
但风险在于 , 因为真人秀需要服务于人物故事 , 在剪辑时表现不佳的地方也会被放大 , 嘉宾也有可能瞬间被置身于舆论中心 。 近期热播的30岁职场人进阶的观察类综艺《跃上高阶职场》中 , 小组队长李思凡因为“独断专行”的领导风格引起争议 , 其微博评论区也被质疑声沦陷 。
如何筛选素人“宠儿”?在以素人为主角的综艺节目中 , 选角是一件极其重要且极具技术含量的工作 。 曾任芒果TV视频部总经理的黎永杰在采访中提到:素人并非指的普通老百姓 , 而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表和缩影 , 素人真人秀最主要的环节就是怎样选好真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 “选角”选对了 , 节目也就成功了一半 。
但选到合适的人并非易事 , 动辄就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 。 爱奇艺推出的社交观察综艺《喜欢你我也是》筹备了十数月 , 海选素人4300多名;生活观察综艺《遇见你真好》总编剧朱立奇坦言 , 节目组以优中选优为准则面试了上千名素人 , 时间周期也被大大拉长 。
《喜欢你我也是》
那素人都是如何筛选?筛选的标准又有哪些?
素人综艺选角导演阿P告诉「深响」:一般情况下 , 筛选素人有三个渠道:线上社交平台“搜罗” , 合作方推荐 , 线下“扫楼” 。 选择的标准则是因节目而异 。
线上是比较常见也比较快捷的渠道 。
一种是主动去社交平台上发私信 , 表明来意后建立“候选人库” 。 阿P告诉「深响」 , 她在筹备年轻人约会交友节目《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时 , 会将恋爱交友类社交网站会作为初筛的渠道 , 从中筛选出的候选人还会再组织导演见面会 , 每周多场见面会 , 每场人数7-15人不等 , 每场平均只有1-2人能进入下一轮 , 这样耗时半年到一年 , 筛选难度极高 。
- 戏曲|演员郑云龙在越剧节目任导师,这就是外行评价内行的戏曲综艺乱象
- 周深|周深凭新《跑男》再圈粉,不仅综艺感收获好评,还带火了4个金句
- 中国好声音|又尬又难看,这样的综艺凭什么开分8.6?
- 小品|又尬又难看,这样的综艺凭什么开分8.6?
- 欢乐喜剧人|喜剧综艺的保质期,为什么越来越短?
- 陈妍希|陈晓陈妍希合体上综艺《幸福三重奏》,离婚谣言不攻自破?
- 陈晓|陈晓陈妍希竟然要合体上综艺《幸福三重奏》!夫妻之间相互吐槽
- |大学生拍恋爱综艺激怒网友,评论区一片吐槽,大学生有错吗
- 艾威|TVB男星艾威与前妻上综艺节目,两人因一件事离婚,现关系融洽
- 谢娜|谢娜的“疯癫”综艺感到底有什么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