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海水版的愚公移山( 二 )


投身大海,
才能发现海水是如何变蓝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出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60年代和 70 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作为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段惠芳一重新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展现了 1949以来的“中国往事”。
电影对四位作家的成长历程展现方式不尽相同:女和村民们追忆马烽先生,回望来时筚路蓝缕,关照当国泰民安;贾平凹以个人生活出发,讲述的是个人史,是一部地方史;余华幽默豁达地回顾火热的 80 年代,顾个人在社会时代洪流中如何逐浪前行;梁鸿则聚焦庭内部情感,私人化地讲述却打动了最多的观众、引了最能共情的中国式亲情大爱……
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一支文学交响曲,通过 18 个章节展现出每一个人都会体验的、无法回避的生活历程和情感羁绊。
马烽
已故作家马烽是电影中出现的第一位作家。尽管现在年轻人对马烽可能不甚了解,但是他的作品其实可以称之为中国农村历史的风雨表。
马烽生于上世纪 20 年代,和贾平凹、余华、梁鸿不同的是,他经历了解放前激情燃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岁月和解放后深入贾家庄农村生活、与贫苦村民共同建设家乡、改善自然环境的过程,他所立足和着眼的农村文学创作,与其他三位作家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小说、散文一样,在村民、亲属,或者作家本人的深情回忆中,勾勒出一个个终身难忘的人、一件件刻骨铭心的事,并由此串连、映射出整个新中国 70 余年来的社会变迁。
由于斯人已逝,关于马烽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由其女儿段惠芳,以及其他作家和当年贾家庄的村民回忆讲述的。谈及拍摄感受,段惠芳表示,这次拍摄让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父亲马烽。
贾平凹
作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海水版的愚公移山
文章插图
贾平凹在片中
而在头一天的西安首映会当日,片中主要人物、作家贾平凹和导演贾樟柯在电影放映后进行了简单的对谈,畅谈文学和电影的关系,以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文学和电影的融合。
贾平凹从 80 年代开始有意识地以故乡商州为出发点进行文学创作,致力于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以“商州系列”小说和散文创作成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秦腔》《古炉》《带灯》等始终关注乡土中国,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
这是贾平凹自 2019 年参与电影拍摄后第一次看到影片,他表示电影带给他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说了这么一个道理,人最大的问题是情感问题”。
贾樟柯则认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不止是一部文学纪录片,更展现透过个体经验、文学寻根,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回顾家族与时代的历史,有机会了解自己的“身世之谜”,建立起一个历史的意识观念。
贾樟柯同时表示,贾平凹是几位作家里在情感和经历上最靠近他的,片中贾平凹叙述的自己家庭与父亲的关系,完全就是他自己父亲的样子,还笑称可能都因为姓“贾”有了一种天然的亲缘感。
面对观众提问文学在现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贾樟柯认为文学一直是重要的,他谈道:
“大众热衷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被碎片化的信息包围。文学因此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优秀作品总是有着明显的系统性思考,呈现出来自社会维度和历史维度的双重视线。”梁鸿
作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海水版的愚公移山
文章插图
梁鸿在片中
在河南郑州的首映会上,影片主要人物、河南籍作家梁鸿同样与贾樟柯进行现场交流。梁鸿致力于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她的代表作《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对河南梁庄的留守者以及这个村庄的外出打工者进行了深入观察,清晰地展现当代乡村与中国社会的真实形象,使河南梁庄成为认识中国乡土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