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瘾”从何而来?
□ 本报实习记者 刘 元 文/摄
提起钓鱼 , 可能大多数人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了一位老年人穿着马甲、坐着马扎、戴着帽子、抱着鱼竿 , 在水边独自“老头乐”的情景 。 也许你不知道的是 , 钓鱼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 , 年轻人也“染”上了“钓鱼瘾” 。
据统计 , 在我国1.4亿的钓鱼人群中 , 18岁以下的钓鱼爱好者占12% , 18岁至24岁的钓鱼爱好者占10% , 25岁至44岁的钓鱼爱好者占46% 。 《天猫消费洞察报告》显示 , “Z世代”、小镇青年线上“剁手”钓鱼装备的消费金额增速远超其他群体 , 以至于在年轻运动群体中 , 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 “户外的尽头是垂钓” 。 那么钓鱼为何让人这么上瘾呢?
没接触过钓鱼的人很容易认为钓鱼爱好者是奔着鱼去的 , 其实不然 。 20世纪70年代 , 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 , 提出了“第三空间”概念 。 他将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第一空间” , 花大量时间用于工作的地方称为“第二空间” , 而“第三空间”则是居住和工作地点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 , 更强调场所的社交作用 。
“第三空间”通常具备几个属性 , 首先 , “第三空间”作为中立地带 , 参与者享有充分的自由 , 来去不受限制;其次 , “第三空间”高度包容、不需要正规会员制;最后 , “第三空间”的存在较为低调 , 开放时间较长且富有情趣 , 社交属性很强 , 人们可以在“第三空间”内进行“交心而持续”的对话 。
【|“钓鱼瘾”从何而来?】因此 , 咖啡馆、电影院、游戏、桌游等都是常见的“第三空间” , 它们都远离工作与居住空间 , 拥有极强的社交属性且可以让参与者暂时忘却烦恼 。
显然 , 钓鱼也是“第三空间”的绝佳场景 。 这项运动通常在户外进行 , 海边、溪流甚至冰面都可以选择 , 并且这些场地没有明确的开放时间 , 只要钓鱼爱好者愿意 , 在水边坐个通宵也不是问题 。
人们可以通过钓鱼逃离高强度的工作与生活 , 单纯享受一人、一竿、一桶的乐趣 , 可以偏爱钓鱼的社交属性 , 感受相同爱好带来的归属感 。 钓鱼爱好者融入群体十分简单 , 一句“您来多久了 , 今天渔获怎么样”就能快速建立联系 。 如果是新手 , 他们还会热情地告诉你附近的鱼情、钓法技巧 。 真正融入钓鱼群体后 , 你就会发现大家聊的不仅是鱼 , 更有工作和生活 。
另一方面 , 钓鱼就像在水边“开盲盒” , 这也是该运动的情趣所在 。 在鱼露出水面前 , 谁都不知道钓上的是什么 , 有可能是一条鱼 , 也有可能是一只鞋 。 正是这种未知感刺激着钓鱼爱好者不断抛竿 , 因为最精彩的永远是下一竿 。
钓鱼不过是人们万千爱好中的一种 , 钓鱼为什么会吸引人?与其说人们是奔着渔获而聚集 , 不如说钓鱼只是一个由头 , 让一群人
- |那个“把公司当家”的同事,竟然在封控半个月后,辞职了
- 女孩|90后女孩担任“副县长”,学历一般不算出众,经历却让人感到佩服
- 翡翠|龙哥说翡翠:为什么会有“老糯胜新冰”的说法?
- 青岛市|青岛电商直播热度攀升“双11”时薪千元一“播”难求
- 刘秀|本科生晒出“真实收入”,看后让人倍感扎心,揭露了当下现实!
- 底牌|那个当初跟老板“打天下”的功臣,终于还是被辞退了
- |这些“和田玉之最”中,你拥有哪些呢?
- 扬州|行走职场,要做到耳聪目明,还要善于洞悉真相,莫做“睁眼瞎”
- 医生|西安交大多名医生被曝“丑闻”,疑似涉嫌剽窃,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 私募|“工具人”实锤了?孟羽童从公司通讯录中消失,知情人说出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