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杨国荣80分钟漫谈老子之“道”:走向思想的深处( 二 )
“道”以自身为原因,老子以“独立而不改”表达这一含义。道以自身作为存在和活动的原因,并非是经外力推动而产生变化的。杨国荣将这一观念与基督教的视野作了比较:基督教预设一个超然的上帝,认为上帝创世,这一意义上的上帝同时构成万事万物的第一推动力。但老子则否认有超越于万物之上的存在,在他看来,事物的运动变迁都来源于自身的原因,所谓“独立而不改”便突出了原因的内在性。
“道”周行而不殆。道的变动原因在于自身,而它的运行过程则具有不断循环的特点。这种循环固然不同于进化,但也有别于无穷后退,亦即区别于黑格尔所说的恶的无限。
最后,“道”可以为天下母。母子关系隐喻生成关系:子由母化生而出。在此,老子用隐喻的方式形象地表明道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根源。
认识世界的两重进路:为道和为学,其中,老子更强调“为道”
《老子》第四十八章提到“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学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追求,老子认为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为道则以智慧的探寻为内容,老子认为这是一个日益减损的过程。杨国荣强调理解老子所说的为道和为学,需要以知识与智慧之辩为视域。
文章插图
柏林洪堡大学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开始将具体学科分类
为学所追求的知识类似今天各门具体学科所把握的内容,属于具体的经验之域。杨国荣认为今天我们把西方的science翻译成科学,有一定的道理。科学从语义上而言就是分科之学,科学可以说是知识最典型的形态,它让人们分门别类地去把握这个世界。
但世界本身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不是以一种分离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当我们仅仅以分科之学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时,不足以把握真实的世界。智慧则与知识不同,智慧是以跨越被知识所分解的界限,去认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世界。
为学和为道对于人们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都有积极意义。老子特别强调了追寻道的重要性。认为追寻道表现为一种智慧的追寻过程。但在杨国荣看来,对于为学的忽视正是道家学说之蔽。老子注意到经验领域的知识有其限度,停留于此无法到达创造性的智慧,但未能看到,认识世界的过程不能忽视知识的积累,而是需要继承延续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出发点。智慧的追寻,也是如此,不能从无开始。
“道法自然”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也消解了礼法尊卑
老子强调为道,在为道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道法自然的基本价值原则。这一自然原则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道法自然的自然原则涉及人与自然或者说从人与对象的关系。老子认为人与万物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在《老子》第五章中,老子肯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从天地(自然)的角度来看,万物包括人在内,没有根本的差别。这点与儒家观念不同,儒家始终强调天地之中人为贵的观念。杨国荣认为道家的这一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解构了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这也正是为何现代以来,道家思想在西方学术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时下的环境伦理研究都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过程。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往往从一时一地的局部利益出发,无限制的支配、占有、掠夺自然。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目前很多生态危机。道家强调人并不在整个宇宙中处于核心支配地位,更不应当从人的优越性出发去支配和占有外部自然。当然,从广义上看,人无法完全避免“以人观之”,老子对此有所忽视,其思想多少表现出将自然理想化的趋向。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韩貂寺#雪中悍刀行:徐凤年6大仇人,韩貂寺最弱?杨太岁、柳蒿师不如他
- 老虎$如果互换一下,武松能不能拔垂杨柳?鲁智深能不能打死老虎?不能
- 世态人情$杨绛最清醒的8句话
- 赵光义&如果杨渊平再忍耐一下,或许杨业就不会同时失去三个儿子!
- 杨叶|诗是唯一亮着的灯火|会员作品选登
- 杨庆祥|杨庆祥诗集《世界等于零》,要被捧为经典的节奏?
- 北京|北京冬奥|冬奥来了!(现代诗歌 胡杨人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杨永福|中国荣誉时代楷模——杨永福作品集
- 郭靖&神雕侠侣十大高手排行,杨过第二,郭靖难进前三,黄药师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