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杨国荣80分钟漫谈老子之“道”:走向思想的深处( 三 )


道家|杨国荣80分钟漫谈老子之“道”:走向思想的深处
文章插图

赵孟頫绘老子像
另一方面,道法自然关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与别的成员之间没有高下之分,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人,所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便表明了这一点。这一看法与儒家所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等级观念有明显的不同。杨国荣认为这一观点对消解等级关系,有积极意义。不仅如此,道家注重人的天性,主张顺应人的这种天性。对道家而言,不能简单地用外在的强加、压抑、扭曲这种方式去对待人自然天性,而应该更多地对其加以顺导或引导。这里一方面反对把社会的规范变成一种外在强制,另一方面又要求避免完全忽视人的内在意愿而仅仅作外在的灌输或强加。
与西方二元对立的不同:老子的尊道贵德包含普遍性和个体性的统一
杨国荣认为,对老子而言,现实世界包含道和德两个方面。世间万物既以“道”为本源,又包含各自的规定性,后者也就是“德”。道是构成世界的终极根据,它代表着普遍性原理。“德”的原始涵义是“有所得”,所谓“德者,得也”。这一意义上的“德”与现实世界的特定对象相关,指向个别性。对于道和德,老子的基本看法是“尊道贵德”,即两者不可偏废。换言之,对“道”所蕴含的普遍性原理和“德”所涉及的个体性原理,老子作了双重的肯定。
道家|杨国荣80分钟漫谈老子之“道”:走向思想的深处
文章插图

柏拉图学院由柏拉图创办于公元前385年左右,西方哲学开始二元分立
这一点,与西方哲学史上共性和个性相互对峙的哲学倾向有所不同。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古希腊哲学就对个性和共性何者更为根本的问题展开争论。柏拉图突出理念,将万物视为理念的摹本,表现出强调普遍性而忽略个别性的立场,而亚里士多德则刚好相反,他认为真实的对象是第一实体,即具体的个别对象。个性和共性之间难以融通思想现象,在西方哲学史上不断重演。比较而言,老子不限定于个别和一般、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对峙,而是以“尊道贵德”扬弃两者的相互对立,趋向两者的统一。从这一角度而言,老子所提出的尊道贵德,在人类思想的历史演化中不可忽视。
以“无为”方式去“为”:合乎对象法则,也合乎人的目的
尊道贵德的观念在实践上,便体现为合法则性及合目的性的统一。杨国荣认为道家所提倡的 “为无为”这一思想,即以上述观念为其核心内容。
道家|杨国荣80分钟漫谈老子之“道”:走向思想的深处
文章插图

通常讲座中关于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解释
所谓“为无为”,并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以“无为”的方式去“为”。杨国荣解释说,这种“无为”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以一种尊重自然法则的方式去作为。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不能完全无视自然本身的规律法则,不然在实践过程当中会碰得头破血流。同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无视社会当中的基本法则,而是需要尊重认识这个法则,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人的行动总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如何使合目的与和法则这两者统一起来,这是老子说的“为无为”所关注的问题。依据道、从道出发的为,是无为;由此达到“无不为”,则意味着实现人自身的多样目的。这样的行为过程既是合法则,又是合目的,这是老子所追求的一种人的作为过程。所以,当我们谈到老子的无为时,特别要注意,无为不是完全无所作为,而是一种特定的“为”。无为的根本要义,在于要合乎对象的法则:一方面要从行动者的目的出发,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无视自然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