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部落|武王伐纣看似只是一战而定,但双方之前早已经暗战了好几场( 三 )

周部落|武王伐纣看似只是一战而定,但双方之前早已经暗战了好几场
文章插图
这时候就看出文王之前大量招揽人才的重要性了,遇到危急时刻绝对是人多力量大,大家纷纷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终于想出办法——那就是投其所好,纣王不是爱宝物爱美女爱钱财吗?咱们就贿赂他,只要能放了我们姬昌老大,你要啥给啥,绝不还价!《史记.周本纪》: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砲格之刑。纣许之。其实纣王据说是个挺能干的人,文韬武略都远胜常人,但就是太贪婪了,让“贪欲”蒙蔽了理智,看到这些香车宝马美女钱物他一边眼睛闪着金光一边欣然放了周文王,甚至还答应取消“炮烙之刑”这种酷刑,还顺便把告发西伯侯的忠心耿耿的小弟崇侯虎给出卖了。如果这都是事实的话,那只能说明纣王蠢啊,而且不是小蠢乃是大蠢,第一,他放虎归山,让周文王这个潜在的最大敌人又回到了大本营;第二,取消炮烙之刑这本是好事,多少能恢复一些人心,但这等于功劳全归周文王了;第三,崇侯虎告发周文王虽然是小人之举,但这个小人乃是对你忠心的小人呀,你这样对待他,岂不是让其余的“小人”都寒了心?本来从道义上你已经不占优势,如微子等君子们都离你远去了,如今连小人也都走了,您堂堂的商王不就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司令了吗?没办法,有时候聪明的过头了就变成“自误”,自信过头就变成了“见知障”,这一次纣王等于把一个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反而还顺手帮了对手一把,让对方更加强大。周文王回去之后就东征西伐,尤其是把那个“告黑状”的崇侯虎给灭了——这时候天下周朝已经三分其二,然后他又迁都到“丰”,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宣传上,态势上,做好了一切准备——万事俱备,只待伐纣了。只可惜天命难违,就在这个时候天公不作美把文王召唤走了,而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武王继承了王位的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他继续重用以姜太公为首的百官,再加上周公召公这些亲族,准备正式伐纣,同时召集其余其余诸侯一起,正式对商朝这个大敌展开了凌厉的反击!纣王,你不是要囚禁我爹,灭我周朝么?我姬发来了。最终回合,武王伐纣,一战而定当时武王虽然已经即位,但他对内对外都很谦恭,甚至还自称“太子发”,只是奉了老爹文王的遗志来进行各种工作,所以内部非常和谐,以姜太公为首的百官都很喜欢和尊敬这位新老大,周朝的这次权力交接等于无缝连接。周部落|武王伐纣看似只是一战而定,但双方之前早已经暗战了好几场
文章插图
这个其实非常重要,许多强盛的王朝都是“二世而亡”,就是因为前一代领袖太能干给了后面继承人太大的压力和阴影,使得他们要么穷兵黩武大干特干超出了国家承受的极限(如隋炀帝);要么索性故步自封混吃等死毫无作为(如秦二世和后主刘禅),而文王武王这样的近乎完美的传承极为难得。然后周武王就号召诸侯在“盟津”这个“”地方会合,讨论伐纣大业,此时的周朝在周文王的发展之下已经隐隐有了号令天下的风采,大家嘴上不说,心里都默认他是未来的老大了——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所以武王一声令下,八百路诸侯齐刷刷的都到了,比纣王的命令好使多了。《史记.周本纪》: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为文王木主,载以车,中军。武王自称太子发,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专。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信哉!予无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毕立赏罚,以定其功。”遂兴师。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但是大家都到了之后,就等着武王下达伐纣的命令呢,但是武王却以“你们不知天命”的说辞让大家原地解散了,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