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樊锦诗——回望她陪伴莫高窟的六十年( 四 )


截至2022年底,敦煌研究院完成了278个石窟的数字化数据采集,164个石窟的图像处理,162个石窟的全景游览项目 。
——平衡保护与旅游开放的新模式 。
莫高窟1979年开放旅游时 , 每年的游客接待量不到2万人次 。从1984年到1999年的15年时间,游客接待量增长了10万人次 。过了3年 , 又增长了逾10万人次 。樊锦诗意识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 , 游客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
莫高窟知名度大而容量小 。现存735个洞窟中 , 窟内面积在13平方米以上、病害较轻且适宜开放的只有112个 。旅游高峰期,樊锦诗同游客一起挤进洞窟 , “往前看是脊梁骨、后脑勺,往上看是窟顶” 。
“洞子看坏了绝对不行 , 不让游客看也不行 。我花了2年时间想这个事 。说到底,要控制游客数量 , 还要让他们看好 。我们就做游客承载量研究 , 搞很细很细的调查 。”樊锦诗说 。
“她做决策前,会把每一个具体问题都研究透,要查资料就查到底 。她的办公室有一面墙的文件资料,有时需要把整个柜子的资料都搬出来看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说 。
洞窟的温度、湿度、游客接待量、洞窟病害等指标勾勒出洞窟的健康状况 。模拟试验进一步精准掌握了游客进入洞窟前后的环境变化 。线上预约、网上支付、应急参观等新手段不断引入 。
2014年,倾注樊锦诗十余年心血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落成 。游客在这里观看数字电影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 再统一乘车十余公里进入莫高窟窟区参观 。确定承载量、有序调节客流 , 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的停留时间从而更好保护文物,也以多元的参观体验让人们了解了莫高窟的价值 。
莫高窟管理与旅游开放的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
近10年的实践,早已使得“不让游客参观洞窟”“花钱盖电影院”等争议声烟消云散 。不落伍、仍超前的数展中心,回应着樊锦诗的远见和苦心 。一个落成仪式上的细节令人至今难忘:樊锦诗说 , 建设数展中心很不容易 , 请大家进去前 , 先在地垫上蹭蹭鞋 。
加强国际合作、推进科学保护、持续培养人才……敦煌文物事业快速发展 。
开创的另一面是坚守 。这一面也更艰难、更了不起 。
莫高窟是旅游胜地,更是文化圣地 。
上世纪90年代,莫高窟差点被“打包上市”;后来,又有人提出要将莫高窟与周边景点“打包”建成大景区……
“她对事情有着正确性的判断和坚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面对旅游增收冲动,她觉得不能这么做,首先要把莫高窟保护好 。”苏伯民说 。
博弈之中,樊锦诗一次次顶住巨大压力,到处奔走游说,去一遍遍向各方面解释莫高窟的巨大价值与唯一性,坚定地守住了老祖宗留下的、举世无双的宝藏 。对这些,樊锦诗总是一语带过 。极少有人知道 , 2014年的巨大压力曾让她焦虑到彻夜失眠 , 至今每天都靠吃安眠药入睡……
樊锦诗说,莫高窟的保护不能零敲碎打,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有全局的观念、长远的规划 。为了莫高窟的长治久安,她持续推动法治化、制度化 。
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标志着莫高窟的保护走向法治化轨道,这也是我国文物保护的第一个地方性法规 。条例规定,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