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樊锦诗——回望她陪伴莫高窟的六十年

六十年一甲子 。在敦煌莫高窟 , 85岁的樊锦诗已工作整整60年 。
人们都知道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事迹感人、荣誉等身 , 但她反复说,她没有三头六臂,只是尽了职责 , 陪了莫高窟一程 。“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遗产交给我们,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历史 。能为莫高窟做事,是我的幸运 。”
奔赴与扎根的故事,已经广为传颂 。这次,我们想换个角度,用她习惯的、非大而化之的方式,具体谈谈樊锦诗 。
出发与回归
“理解樊锦诗 , 不仅要从敦煌出发 。她是当今中国文博考古 , 乃至历史学的代言人 。”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
樊锦诗的职业曲线,化作一个闭合的圆 。
60年前,我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的苏秉琦 , 请即将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学生樊锦诗喝了一杯咖啡 。忐忑中,她记下了先生的嘱托:做好莫高窟的考古报告,“就像研究历史必看二十四史,研究石窟也必看考古报告” 。这一嘱托,同样来自樊锦诗的业师、我国石窟寺考古开创者宿白先生 。

再读樊锦诗——回望她陪伴莫高窟的六十年

文章插图

在莫高窟的60年间,樊锦诗的青春年华曾被耽误过,她也因其他工作奔忙过,但却从未忘记老师们的嘱托和自己肩上的责任 。终于在73岁那年,她完成了《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两分册8开780页,仅单册就是无法一手拿起的厚重分量 。这也是我国第一份正规的石窟寺考古报告 。
与墓葬考古相比,石窟寺考古更为复杂,也更鲜为人知 。
从时间看,莫高窟的营造从4世纪至14世纪持续千年 。从空间看,735个洞窟里有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 。复杂的洞窟结构、庞杂的壁画内容,都是挑战 。
“考古报告既是洞窟最全面的资料 , 也是最科学的档案 。考古报告的最高要求是,即使洞窟不存在了,后人还能够依据考古报告对洞窟进行完整复原 。樊院长是带着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这项工作的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说 。
“没把考古报告做好,我这一辈子到敦煌干什么来了?”这是樊锦诗的信念 。她常说,要用历史的态度看考古报告,它不仅是给今天读者的,也要流传后世 。留史的东西必须科学、准确、全面,绝不能以讹传讹、误导他人 。
——条件不成熟时 , 她始终蓄力 。
樊锦诗曾参加莫高窟南区窟前遗址等发掘清理工作;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合作或独自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 。
——条件成熟时 , 她抓紧出击 。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才培养、技术储备等条件日趋成熟,编撰考古报告重新提上日程 。“《敦煌石窟全集》的编辑出版,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这项无比重要的工作再次推延 。这对我们是全新的工作,一切在探索和尝试中进行 。”樊锦诗在序言中写道 。
做考古报告,第一个难题竟然是从哪个洞窟做起 。
有人提议按洞窟编号顺序做,但洞窟编号来自伯希和、斯坦因、张大千及敦煌研究院编制的行进路线,时代跳跃 , 并不能反映古代原貌 。也有人说挑重点的洞窟去做,但剩下的小洞窟怎么办又成了问题 。樊锦诗力倡以洞窟时代早晚为序列,兼顾崖面状况 , 以大洞窟为主,也收录周边小洞窟 。以此规划,《敦煌石窟全集》形成脉络,整体规模恰好为100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