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

琴中有画意 , 画里有琴音 。 7月10日下午 , 一场别开生面的国画与国乐对话在广东美术馆上演 。 国乐大师方锦龙携龠、古琴、尺八、琵琶等乐器现身广东美术馆 , 来到正在这里展出的来支钢山水画作前 , 动情演奏四支乐曲 。
【|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
本文图片

方锦龙演奏《忆江南》
站在来支钢的巨幅山水《大潮》前 , 方锦龙以8800年前的中原古乐器龠 , 演奏一首心中的《潮》 , 涓流入海 , 气象大开;来支钢的诗意山水画前 , 他用古琴演绎岭南琴曲《碧涧流泉》;又在巨幅水墨《峡道》前以尺八吹奏 , 重山复水、云物映带的意境交融;最后 , 在《梦溪园写真卷》前演奏琵琶曲《忆江南》 , 一泓溪水环绕、石径花墙穿梭的江南园林景致 , 在音画交织间 , 跃然眼前 。
弦外见画 , 画外有音 。 在这场对话名为“乡贤相见 有声有色”的跨界对话中 , 他们琴画和鸣 , 一展“志于道、游于艺”的气度风范 。
“我们都是传统苦学派”
方锦龙、来支钢 , 同年出生 , 同为皖籍 , 同样客居岭南多年 。 两位都堪称传统的苦学派 。
方锦龙苦苦练习古典乐器数十载 , 在B站拥有百万粉丝 , 是引领传统民族乐器“出圈”的国乐大师 。 来支钢40余年苦心钻研“积墨”画法 , 跋涉问道于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前辈 , 将“墨分五色”推进到“墨无极” 。
|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
本文图片

方锦龙与来支钢琴画对话
来支钢的巨幅山水《艺·道》中 , 以十二联通景立屏 , 展现他数十年研磨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历代大家笔法的求索历程 。 美术评论家陈传席评价道:“集点线面三百年之大成 , 天地之道、自然之韵尽现于笔底” 。
|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
本文图片

两位艺术家在《艺道》前
“以最大的功力”打入传统 , 方锦龙感同身受 。 他6岁起就苦练琵琶 , 每天早上四点起床 。 数十年如一日 , 每天苦练十几个小时 。 “我们都是实干家 , 不是横空出世的 , 而是真正一步一个脚印从传统中走出来的 。 ”方锦龙说 。
|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
本文图片

方锦龙在《梦溪园写真卷》前演奏《忆江南》
|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
本文图片

来支钢作品《梦溪园写真卷》
在“变”与“活”中找到自我
展厅中 , 来支钢的一段画语录让方锦龙颇为认同 。 来支钢写道:“我作画的全部注意力 , 集中在‘变’与‘活’ 。 气韵生动 , 就是你的画是活的 , 可以呼吸的 , 是生发出来的 , 有生命力 。 ”
“来支钢的画和我的经历非常像 。 我们并不是僵化临摹哪个大师的 , 而是把很多大家的东西吃透了 , 再变成自己的语言 。 ”方锦龙说 。
来支钢2020年创作的作品《大潮》 , 无数的点墨皴擦渲染 , 奏响奔腾不息的时代潮音 。 来支钢的解读是 , 人生中每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 , 都是画面中的符号 , 在无数痕迹中 , 有此一笔 , 才有彼一笔 , 笔笔相生 , 又笔笔“相克” , 矛盾中和谐统一 。
|看展|方锦龙广东美术馆“音画秀”,跨界“对话”这位水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