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抽丝剥茧才发现,薛宝琴早已给出答案

根据贾探春的判词、[分骨肉]曲子和杏花签伏笔 , 她日后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 , 此生再不能回归是必然 , 不存在续书所谓嫁个藩镇后又回家省亲的事 。
杏花签“日边红杏倚云栽” , 主“必得贵婿” 。 之所以被众人说成要做王妃 , 皆因引用的这句古诗中的“日” , 就是指皇帝 。
贾探春|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抽丝剥茧才发现,薛宝琴早已给出答案
本文图片

贾探春嫁作帝王妃没有异议 。 贾元春判词对此也有对比 。
“三春怎及初春景” , 表面看是元春比探春(或三个妹妹)强 , 出身好 , 起点高 , 贵为贤德妃 。 奈何结局却是贾元春惨死 , 贾探春却福寿数十年 , 声名传震海外 。
贾元春的判词之所以拿贾探春对比 , 就因为她们姐妹全都嫁做帝王妃 , 高度一样 。 就和王熙凤与李纨对比、钗黛对比一样 。
只可惜贾探春能将一把烂牌打好 , 贾元春却将一把好牌打稀烂!
不提贾探春嫁作帝王妃 , 要讲一下贾探春最受关注的“远嫁”目的地 。 究竟她嫁去了哪里 , 一直众说纷纭 , 曹雪芹既然如此设计 , 原文中一定有安排 。 读书仔细的应该已经发现了 。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贾探春远嫁的目的地 , 应该在安南、暹罗甚至更远的西海沿子三者之间 。 贾探春的判词线索也非常明确 。
贾探春|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抽丝剥茧才发现,薛宝琴早已给出答案
本文图片

(第五回)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 , 一片大海 , 一只大船 , 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 也有四句写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 , 生于末世运偏消 。
清明涕送江边望 , 千里东风一梦遥 。
放风筝都是在清明时节 , 指出贾探春是春天出嫁 , 出海远去 。
古代航行是有讲究的 。 由于都是风力驱动 , 不同的节气航行的方向也不同 。 一般会选在春秋两季 。 比如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 时间就选在了三月初三 , 正是贾探春的生日 。 郑和下西洋是南下西去 , 原文对此也有明确线索 , 引出了上文三个目的地的说法 。
贾探春|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抽丝剥茧才发现,薛宝琴早已给出答案
本文图片

一 , 安南(越南) 。
薛宝琴作十首怀古诗 , 其中第二首《交趾怀古》的谜底是西洋钟 , 借马援平南越和西域叛乱声震海外 , 预示贾探春远嫁海外异国后 , 声名远扬的现实 。
交趾就是指南越国 , 又叫安南 , 是现在的越南 。
贾母八旬之庆时 , 南安太妃要见姑娘们 , 贾母便吩咐了贾探春陪着钗黛和湘云、宝琴出见 。
南安太妃的“南安” , 反过来就有“安南”之意 , 和交趾一样都是越南的古称 。
柳絮词预示众女儿的婚姻 , 贾探春作的词牌是《南柯子》又叫“南歌子、怕春归、望秦川” , 南越国创建人赵佗是秦将 , “望秦川”也是伏笔 。
“南”字更突出了贾探春南下之意 。
贾探春|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抽丝剥茧才发现,薛宝琴早已给出答案
本文图片

二 , 西海沿子 。
薛宝琴曾说她随着父亲去过西海沿子真真国办洋货 。 这是《红楼梦》对海外最直接的描写 。 曹雪芹不会只是写一个故事 。
贾探春判词的大海、大船、美人哭泣 , 都能证明她日后远嫁 , 是循着郑和下西洋的路径 , 南下西去 , 南下必然经过交趾 , 西去则是西海沿子 。
当日赖大家的送给薛宝琴四盆花 , 她不给别人只送了林黛玉一盆水仙 , 贾探春一盆腊梅 。
随后宝琴丫头小螺就把贾宝玉引去了潇湘馆 。 小螺代表“海上的讯息”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