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明|留住城市记忆,“87岁”林克明故居将修缮活化利用

越秀公园旁的越秀北路 , 是一条820米长的老城小街 。 在这条看似寻常的小街上 , 一栋淡黄色小楼为树木掩映的街道增添了一番灵动的亮色 。 这栋小楼就是广州市首批历史建筑 , 华南建筑学界泰斗林克明先生的故居 。
昨(11)日 , 正是林克明先生诞辰122周年 , 位于越秀北路394号的林克明故居修缮及活化项目正式启动 , 未来 , 这座见证了广州近百年城市发展历程的建筑 , 将变身林克明陈列展览馆 , 成为市民了解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窗口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预计11月前 , 展览馆将向公众开放 。
林克明|留住城市记忆,“87岁”林克明故居将修缮活化利用
本文图片

东临东濠涌 , 北靠越秀山 , 林克明故居安静地守在越秀北路394号 。 1935年 , 林克明亲自设计并建造了这栋现代主义风格的住宅 。 故居布局巧妙地利用了越秀北路与东濠涌之间的地形高差 , 通过错层设计形成因地制宜且富于变化的建筑空间 , 整体造型极具现代主义的简洁雅致 。 虽然历经87年风雨 , 但是房屋内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格局 , 柚木地板、木质楼梯、弧形窗、钢管栏杆、半圆形的露台……在今天看来 , 仍然颇具韵味 。 在林克明故居2楼破损的墙面上 , 一块裸露的红砖上清晰地显示着“永业砖窑 河南小港”的字样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告诉采访人员 , 上世纪三十年代 , 永业砖窑出品的红砖颇为出名 , 在不少那个年代的建筑中都有应用 , 这块裸露的红砖就是林克明故居历史价值的印证 。
资料显示 , 林克明故居是广州第一批历史建筑 , 高两层半 , 由主楼和地下防空洞组成 , 建筑占地面积194平方米 , 建筑面积378.1平方米 , 是广州近代花园式住宅的典型例证 , 同时也是广州城市近代化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
“我小时候在这里住过3年 , 今天再次回到这里 , 我很激动 。 希望这栋老楼能够被活化利用好!”站在林克明故居前 , 87岁高龄的林伯感慨万千 , 与这栋老楼同龄的他 , 是林克明先生的三儿子 , 看着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 他衷心希望老楼能够焕发新生 。
林克明|留住城市记忆,“87岁”林克明故居将修缮活化利用
本文图片

据介绍 , 林克明故居修缮及活化项目将采用修旧如旧的设计策略 , 在保护林克明故居原有布局与形态的基础上 , 在室内也采用原建筑的材质和工艺进行修缮 , 同时延续故居现代主义理念 。 未来 , 故居不但将成为纪念林克明先生的陈列展馆 , 也将展示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 , 成为社会大众了解广州近代生活、读懂广州的重要媒介 。 此外 , 对林克明故居的修缮和活化利用 , 也有助于推动社区复兴 , 为广州盘活历史建筑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 。
林克明|留住城市记忆,“87岁”林克明故居将修缮活化利用
本文图片

广州探路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广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 星罗棋布的历史建筑镌刻着城市的记忆 , 是广州这座城市厚重历史最好的注脚 。 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 , 合理活化利用这些历史的见证 , 是时代的命题 , 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 。
近年来 , 广州也在不断探路历史建筑活化利用 , 让更多历史建筑不是像“收藏品”一样供起来 , 更是真正“活”起来 。
2020年 , 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 , 不但将国有历史建筑租赁期限上调至20年 , 还规定租赁国有历史建筑从事公益类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 可予免租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