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77年后,张爱玲《传奇》《流言》初版重现

近日,张爱玲《传奇》《流言》两部书的初版重现版由新经典文化推出,两书均使用了1944初版时的装帧和选篇,让读者不仅从文字中感受张爱玲的才情,还能从书的封面设计和插图,看到一个被写作“耽误”的设计师。
金锁记|77年后,张爱玲《传奇》《流言》初版重现
文章插图
《传奇》《流言》
张爱玲 著
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一扇夜蓝的窗户
一段不朽的传奇
1944年的9月,上海的市民们开始在一本名为《传奇》的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从“出名要趁早啊“应该不难猜出,这是张爱玲的话。搁在今天,网友们该戏谑这是“凡尔赛”了。她口中的”蓝绿的封面“,指代的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传奇》。张爱玲说这话时,《传奇》再版。而这距离这本书的初版面世,仅仅过去了一个月。
金锁记|77年后,张爱玲《传奇》《流言》初版重现
文章插图
张爱玲
一个月前,《传奇》出版时的盛况大概是给她带去了最痛快的快乐。15日,上海杂志社发行《传奇》,轰动上海滩,读者涌到各个报摊子上购买;19日,四千册的书已被抢购一空。而后数度加印仍然脱销,直到9月再版时,张爱玲“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
就在同一年,张爱玲又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随笔散文集《流言》,这部记录了张爱玲成名前后所思所想的作品,延续了《传奇》燃起的“张爱玲热”,里面的许多文章成了后续无数读者了解她人生的第一扇窗户。
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
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那一年,她24岁,正值青春的年纪,意气风发,锐气难当。
她的第一部小说集《传奇》,她要自己设计封面。“整个一色的孔雀蓝,没有图案,只印上黑字,不留半点空白。”
第一部小说集,她要亲自到印刷厂去校稿样。她的老相识几十年后回忆道,张爱玲那天“穿着奇装异服,使整个印刷所的工人停了工”。
第一部小说集,她要自己斟酌选篇排布。作品并不按照最初在报刊上发表时的顺序排列,她把中篇小说《金锁记》排在第一篇,读者一来就要为曹七巧的悲惨遭遇、为她被金质的枷锁钳住的人生唏嘘扼腕。
金锁记|77年后,张爱玲《传奇》《流言》初版重现
文章插图
上世纪40年代不断再版的《传奇》
读者看过《金锁记》那段失败的爱恋关系,接着便读《倾城之恋》,看那个一切都靠不住的、动荡的小说世界里,白流苏如何得偿所愿,抓住了范柳原靠得住的爱情。
她将自己的成名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收录其中,葛薇龙如何从一个平凡的女大学生,一步步走入爱情的陷阱,堕入物质的泥沼,读者清清楚楚看在眼中,却只能冷眼旁观,任她命运的齿轮在故事的开篇便转动起来,把她带向自己不曾预料到的结局。
她的故事中,几乎没有什么大事,甚至只写些普通男女之间的小事;没有什么英雄,只刻画些软弱的凡人。但文字间,人们生活的认真、情感的恣意充满力量,渗透纸背。纷乱烟火中普通人的细琐日常和那一点真心,被她写成人生,写成传奇。张爱玲为小说集取名“传奇”,正因为她要“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在《流言》中走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