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悦活|多元化手工体验课兴起,寻觅惊喜“慢生活”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马思泳 施沛霖 实习生 杨梓跃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马思泳 实习生 舒茗 杨梓跃
走在熙熙攘攘的广州东山口庙前西街 , 一栋四层高的红砖墙建筑设计感十足、格外显眼 , 这便是最近在广州年轻潮人圈中大热的“一方东山” , 各类潮流店铺、文创工作室在此百花齐放 。 上个周末 , 位于四楼的“又举东山”美育空间里正洋溢着欢声笑语 , 一场香薰蜡烛手工制作课程准备开始 。
精致温馨的小空间、花式多样的制作材料、精心设计的课程……近年来 , 各种美育空间、个性化手工体验馆悄然诞生 , 吸引各年龄圈层的市民走进去体验 。 来自不同圈子的体验者在此交流心得 , 回归生活本真 , 感受五彩缤纷的“慢生活” 。
|新悦活|多元化手工体验课兴起,寻觅惊喜“慢生活”
本文图片

王女士和女儿专注地体验手工课程
新奇有趣的新式手工体验空间兴起
玻璃画、流体熊、掐丝珐琅、刺绣胸针……在手工体验馆中 , 这些精巧而富有个性的手工作品正是由体验者发挥脑海中的创意制作而成 。 在广州 , 形形色色的DIY手工体验空间开在城中的大街小巷 , 空间不大 , 但内里孕育着都市人的创意和生活态度 。
在商业气息繁华、人流量旺盛的北京路 , 位于天河城北京路店的DIY手工作坊一条街成为“打卡”热门地 。 “瑛玲珑手工集合店”“得意陶艺生活”“瓦匠工社”“做作文化”……各具特色的手工体验馆聚集于此 , 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
|新悦活|多元化手工体验课兴起,寻觅惊喜“慢生活”
本文图片

伍女士与女儿享受手工制作的亲子时间
恰逢暑假 , 学生、情侣、家庭主妇等不同群体走进手工体验空间 , 动手制作陶器、饰品、口红等各类小物件 , 无论是自留用作纪念或是送给他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
从2009年开始营业的“瓦匠工社”已经走过13年 , 店主李先生曾经是一位美术老师 , 退休后创立DIY手工体验空间 , 出于兴趣爱好 , 店里的马赛克像素拼图模板都是他亲自设计的 。 李先生认为:“手工DIY属于假日经济 , 以年轻消费者为主 。 多数顾客在放假时间选择以此放松身心 , 劳逸结合 , 并激发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此外 , 如果顾客想静静地独处制作手工 , 还能从网上下单DIY材料 , 在家中动手制作 。
动手一小步 , 寻觅指尖上的生活愉悦感
如果说开设在北京路商业广场里的手工作坊是“消费+体验”的综合体 , 那么开设在小巷街区里的工作室或许多了一份静谧的温馨感 。 “玩儿解压手作工作室”创始人之一郭晓莹将工作室开在天河区龙洞步行街附近的商用房内 , 60平方米的一室两房犹如家一般温馨 。
“在这个空间里 , 我能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 。 ”一年前 , 郭晓莹辞去会计师的工作 , 与身为服装设计师的姐姐一道创立手作工作室 。 从小对手工制作有浓厚兴趣的郭晓莹认为自己对手作有独特天赋 , 对比按部就班的会计工作 , 郭晓莹更喜欢手工制作带来的愉悦感:“我曾经历过都市人的职场压力 , 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手工活 , 放下一切纷扰杂事 , 将注意力专注在指尖之间 , 十分减压 。 看到自己动手制作的成品 , 更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 ”在手工制作中 , 郭晓莹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慢时光” 。
|新悦活|多元化手工体验课兴起,寻觅惊喜“慢生活”
本文图片

郭晓莹指导体验者制作香薰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