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浅论春秋政治,看似五霸更迭,实质不过长江黄河文化之争( 二 )

浅论|浅论春秋政治,看似五霸更迭,实质不过长江黄河文化之争
文章插图
(春秋初期形势)借助周王朝的衰弱,和楚国的崛起,今日中国版图上,形成了两股最大的政治势力。黄河政治板块:以周王朝正统分封国,出于黄河流域的诸侯国为主的黄河政治板块,这板块中,都是周王朝王族和臣子封地形成的联盟集团,虽然经常内斗,却也有文化向心力!长江政治板块:以楚国为核心,和靠近楚国,手迫于楚国的强大,不得不低头的小国为附庸,形成的长江政治板块!三:春秋霸主的真实身份东周初年,长江黄河板块分裂之后,面对楚人这南蛮的威胁!周王却烂泥扶不上墙,中原诸侯国失去了政治核心,面对威胁如何办?选择强者作为新的政治核心,并在其领导下,抵御四周蛮夷,特别是南方楚国的侵扰,成了中原诸侯国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为何中原首霸,齐国在管仲革新变法之后,以尊王攘夷成就霸主之位的时代背景!因为地处中原的黄河文明体系,需要一个足够强有力的代言人,让他们面对敌人的侵袭!浅论|浅论春秋政治,看似五霸更迭,实质不过长江黄河文化之争
文章插图
(齐桓公首霸)顺势而为,成就霸业的齐桓公,通过九合诸侯,盟师召陵,成了春秋首霸!可惜齐国的霸业并不持久,齐桓公身死之后,齐国内乱,霸业迅速陨落,黄河文明再次失去了领头人!而想成为齐国继承人的宋襄公却志大才疏,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打的落花流水!所谓的义战,也成了笑柄!“泓水之战”如果宋国获胜,那么宋国将接过齐国的霸主之位,成黄河文明的领军人物!那知实力不济,战败不说,反而让楚国北进的雄心大增!面对楚国来自南方的不断威胁,中原各国都无可奈何,这个时候,受到楚国恩惠的重耳,成了晋国国君!回国执政大国晋国的晋文公成了又一个黄河政治板块领导人,通过“城濮之战”的胜利,遏制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也奠定了自己的霸业!浅论|浅论春秋政治,看似五霸更迭,实质不过长江黄河文化之争
文章插图
(晋文公)就此春秋时代进入“晋楚争霸”的主旋律时代!春秋时代,除了齐桓公时候齐国的异军突起之外,其实百余年来,都是“晋楚争霸”的南北政治斗争格局!时间点,从公元前633年的城濮之战到春秋结束,莫不是如此,即便后来的吴越争霸,其实也是晋楚争霸的延续而已!前597年邺之战,前575年鄢陵之战,以及后续的无数小战斗,都是晋楚对于长江黄河区域中间地带的反复争夺而已!也集中体现了南北政治格局和黄河长江文明的政治对立。四:长江黄河政治板块的势力划分当政治斗争趋向集团化之后,机会有势力组成和政治延续。那么两方的实力组成如何,其实也有据可查!晋国:主要联盟国家有宋、曹、卫、鲁,都是黄河沿岸的诸侯国!楚国:主要联盟国家有蔡、陈、许,都是较接近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如此泾渭分明的格局划分,除了国家势力手迫于楚国之外,也有文化向心力的影响!比如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组织会盟的时候,北方黄河流域的诸侯国都是积极参与,而南方几国几乎都持观望状态,甚至明确表示不参与就是证明。为何会有这样板块化政治关系出现,就不得不说地理状况引起的经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影响,这是“晋楚争霸”大格局下的产物!进而在北上的楚国威胁,和晋国抗衡之下形成的政治链式反应的结果!浅论|浅论春秋政治,看似五霸更迭,实质不过长江黄河文化之争
文章插图
(春秋中期形式)链式反应为何会存在,不过是自保求存而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就是宋国!宋国是北方诸国中,传统文化保留的最好的国度,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是黄河流域最早的原住民,比周人更早,商朝遗民建立的国度,而且爵位最高,这就让宋国一直很傲娇!也是他们国家实力不济,依然选择争霸的政治背景,他们觉得自己威望高,可惜,在争霸战后败北,反而和楚国结下了死仇,面对文化不同的楚国,他们如何能投靠?于是选择拥护新崛起的晋国就成了必然选择,文化的向心力成了晋宋结盟的关键因素!随着宋国的投靠,亲近宋国的小国必然选择就是战队呗。然后就是链式政治关系出现,关系好的一个个战队,形成集团!而楚国情况也如此,虽然一开始是以势压人,可是齐国晋国,对于地处南方地区小国的鄙夷态度,也让南方国家心向楚国!道理很简单,会盟你们都不搭理我们,不把我们当自己人,那么我们就跟楚国混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