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父亲最受吃莜面 。有时,从山里搞点莜面回来,他老人家搂胳膊绾袖子亲自下厨,又是搓鱼鱼(条状莜面),又是卷栲栳栳(筒状莜面),排好一屉,上锅蒸熟,蘸上羊肉做的稍子,吃起来回味无穷,大快朵颐 。
莜麦(学名燕麦),其磨成的面粉称莜面 。莜麦是一种成熟期短、耐寒、耐盐碱的低产作物 。
产量虽低,但含有高蛋白,脂肪和大量铁钙、磷等多种微量元素 。早在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 。
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积耕种,享有“阴山莜麦甲天下”的美称 。现在仍为当地人民的上等主食 。
莜麦加工方法特殊 。加工时先要将莜麦淘净,晾干后上锅煸炒 。
炒熟后再磨成面 。民间的吃法颇多,有压饸饹、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搅拿糕、碾刨渣、炒傀儡等等 。
多种多样的吃法 。吃时可按各人的口味不同和季节的不同佐料以羊肉汤、盐菜汤、时令蔬菜等,再加一些辣椒、蒜蓉,更觉可口,深受当地人喜爱 。
拉面 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是西北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 。清末陕西人薛宝展著的《素食说略》中说,在陕西、山西一带流行的一种“桢面条”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陕西朝邑、同州为最 。
其薄如韭菜,细似挂面,可以成三棱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 。这种桢条面就是现在山西的拉面 。
拉面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风味 。拉面是山西的名产,为山西四大面食之一 。
特别是晋中地区及阳泉等地及太原阳曲县的拉面最为著名 。此面吃时宜浇配打卤或各种浇头,炝锅或汤面也颇有风味 。
拉面的技术性很强,要制好拉面必须掌握正确要领,即和面要防止脱水,晃条必须均匀,出条要均匀圆滚,下锅要撒开,防止蹲锅疙瘩 。拉面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还可制成小拉条、空心拉面、夹馅拉面、龙须面、扁条拉面、水拉面等不同品种 。
山西猫耳朵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 。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 。
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 。尤其因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多彩多姿 。
猫耳朵原是民间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别有风味,一些宾馆、饭店的厨师,把它推荐给外宾 。许多贵宾食后赞不绝口 。
从此,这种面食进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宫风味小窝窝头一样,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搓鱼儿 用熟山药和成莜面、山药混合面,用两手掌搓,按成头尖,上部扁,状如鱼形的短条儿 。
将这种"鱼子"用山药条,元白菜、豆角等杂烩菜生闷或熟闷出的饭名曰"闷鱼子" 。食之又别具风味 。
糊糊 "糊糊"是将干面直接涮入水锅中而熬成的稀食的总称 。其中有:"莜面糊糊、面茶、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糠糊糊、菜糊糊"等 。
"莜面糊糊"是不产小米的山区居民常食之稀饭,里面放上一些山药条子,加上盐,熬至烂熟 。喝之香咸"热乐"颇有味道 。
"谷面糊糊"、"糜子面糊糊"则是放少许碱而熬成 。"面茶"则是将莜面炒至金黄色,成为"茶面",用"茶面"涮成的糊糊,叫做"面茶",调盐喝之 。
因其颇有"油茶"的味道,故起名曰:"面茶",以有别于"油茶" 。它是普通人家冬季调剂的生活,代替油茶的饮用物 。
而"油茶"则是用羊或牛油加白面炒成之"油茶砣子",食用时,用刀削下适量,放入锅内熬成 。它是中等以上的殷实和富裕人家当家人冬季乐意食用的补品 潼关的羊肉泡馍非常有特色: 汤香肉烂,瘦肉醇而不柴,肥肉香而不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