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古典美的营造与现代精神的挖掘——评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

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 , 江苏省昆剧院打造的《梅兰芳?当年梅郎》是一部在坚持昆曲艺术传统审美的同时 , 融入现代创作技巧和精神的优秀原创现代昆剧 。 该剧特邀著名编剧罗周撰写剧本、上海越剧院著名导演童薇薇执导 , 由施夏明、周鑫、张争耀、徐思佳、赵于涛、孙晶、孙伊君、陈睿等第四代优秀青年演员担纲主演 。 在梅兰芳先生逝世五十八年后的2019年 , 《当年梅郎》将这位京剧大师的故事再次搬上戏曲舞台 , 深入展现了艺术家对时间与生命、故土与家族、亲情与友情、艺术追求与人生境界的感悟与思考 。 这部剧在舞台上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和赞美 , 这归功于它精巧的结构设计、典雅的艺术追求和深入的精神探索 。
|剧评|古典美的营造与现代精神的挖掘——评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
本文图片

一、处处巧思的戏剧结构
《当年梅郎》一剧在情节结构上 , 随处可见编剧精妙的设计 。 首先 , 剧本在故事选择上便不落窠臼 。 众所周知 , 梅兰芳先生的从艺经历与生命历程中充满着波澜曲折 , 其中有诸多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深入人心 , 如目光追鸽训练眼神、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等等 。 而该剧选择的几个场景 , 如返乡祭祖、为家乡人民演出、与挚友王凤卿的相知相惜、在上海面临选择与压力的初次登台等 , 既具有一定的戏剧冲突和戏剧张力 , 又并非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 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剧感受 , 令他们得以从更多侧面了解梅兰芳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
其次 , 剧本一改传统昆曲时间线单一的组织方式 , 采用了现实与回忆交织的双线结构 。 同时 , 这两条叙事脉络交错呼应 , 不断地在过去和现实之间设置疑问并给出回答 。 例如 , 剧本在《先声》中刻画了梅兰芳对挚友王凤卿骤然辞世的悲痛 , 展现了二人深刻的友谊 , 引起观众对二人过往交游的好奇 , 随即舞台上便闪回梅兰芳少年时代受王凤卿提携鼓励、下决心赴沪上演出的情节 , 让观众恍然明了二人之间的渊源 。 今昔场景的互相联系和照应延展了这份友情的时间距离 , 也呈现出这份友情的至纯至深与艺术知己的性质 。 再如 , 剧本一开始用梅氏父子在故乡泰州祭祖的情节体现了梅兰芳对先人的追思 , 这与其后梅兰芳为梅葆玖演出押台、梅兰芳初到上海选择迎难而上演出祖父梅巧玲曾经失误的《穆柯寨》等情节呼应对照 , 体现了梅氏家族中传承不绝的艺术精神与梅兰芳对上能无愧于祖先故土 , 对下能悉心教养儿孙后辈的为人之道 。
另外 , 该剧创作中的巧思还体现在诸多细节之中 , 如让昆曲演员在剧中剧《武家坡》《霸王别姬》部分挑战京剧旦角 , 模仿梅兰芳先生的身段与唱腔 , 使得昆曲、京剧两种伟大的传统艺术在一个舞台上实现了汇合与交流 。 再如 。 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不少相应的配角戏份 , 从侧面烘托梅兰芳的艺术水准和精神世界 。 这些精巧的设计体现出新编昆剧发展道路上的创新 , 是昆曲艺术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有益积累和探索 。
|剧评|古典美的营造与现代精神的挖掘——评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
本文图片

二、清丽温雅的古典审美
【|剧评|古典美的营造与现代精神的挖掘——评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新编昆曲创作已然经历了数十年的思考和讨论 , 出现了各种各样努力和尝试的方向 。 例如 , 在舞台、道具上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法;在对话语言和曲调唱词的创作上进行现代化改革 , 甚至偏离传统曲辞的语言风格等 。 然而 , 不同的艺术形态有其独特的审美要求和特定的受众人群 , 贸然改变会使其失去自身的艺术特性 , 以致无法吸引稳定的观剧群体 。 昆曲的风格是典雅、清丽、柔婉的 , 这种风格是昆曲在数百年来的不断地发展中 , 经过无数艺人的打磨 , 最终沉淀下来的 。 它从古至今便对观者有一定欣赏水平和文学审美的要求 。 新编昆剧在找准定位的过程中不能放弃这种要求 , 反而应当承担起古典文化传播的重任 。 得益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和广大昆曲工作者不遗余力的宣传 , 当代观众对昆曲已经有了“高雅艺术”的认知与评价 , 他们选择走进剧场时往往抱持着“接受高雅艺术熏陶”的认知 。 因此 , 新编昆剧在语言风格和艺术体制上坚持古典、坚持规范是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