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唐诗宋词里竟藏着奶茶秘方?

在唐代开个奶茶店的话,唐德宗可以代言。“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唐德宗李适(kuò)还当奉节郡王时,煎茶喜欢加酥椒一类,又求着名相李泌为他做了这句“广告诗”。唐德宗的酥煎茶,或可证明唐代已有奶茶出现(事见唐代李繁的《邺侯家传》,李泌历仕四朝,获封邺县侯,因称“李邺侯”)。
苏辙在《和子瞻煎茶》中说“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苏辙出使过大辽,该是见过契丹的茶饮风尚。宋代士人崇尚风雅,像唐德宗这样茶里加上盐酪椒姜,都是“北方俗人”。
茶有个“酪奴”的谑称,奶和茶先相杀,才相爱。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王肃出身名门,来自琅玡王氏,不得已投奔到北魏。从南到北,开始时生活习惯有点格格不入,不吃酪只喝茶。过了几年,孝文帝大宴群臣,发现王肃吃了不少酪,于是问他茶和酪,味道哪家强?王肃谄媚,说茶只配做“酪奴”。
元代《饮膳正要》载“酥签”,“金字末茶两匙头,入酥油同搅,沸汤点之”,酥签会不会就是酥煎?元代马致远写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岳阳楼下开了个茶坊,吕洞宾喝了盏酥签,对掌柜的叫道:“你这茶里面无有真酥。”真酥才是酥签的灵魂。
英式奶茶是先放茶还是先放奶?英国人争论到现在还莫衷一是。酥签的做法不偏不倚,就是茶与酥一起放一起搅。其实还有个问题,应该奶味重些,还是茶味重些好呢?知乎网站上的回答里,比较一致的是最好糖少点。若是按照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说法,“酥多于茶些为佳。”
梅花|唐诗宋词里竟藏着奶茶秘方?
文章插图
米芾 《真酥帖》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这是杨万里的五言绝句《咏酪》。杨万里离开杭州就吃不到酥酪了,还赋《除夜小饮叹都下酥乳不至》诗,感叹道:雪韭霜菘酌岁除,也无牛乳也无酥。放现在说“芝士”就是力量。
这个夏日,奶茶甜蜜蜜的主题曲魔性刷屏,让我们跟着诗词的脚步,寻访一番唐宋文人的甜蜜创意。
烧尾宴上点酥山
晚唐诗人和凝的《花间集》诗云:“暖金盘里点酥山,拟望君王仔细看。更向眉中分晓黛,岩边染出碧琅玕。”
唐人好宴饮,名目多花样多。唐中宗时候,进士登科、官员升迁,一个保留节目就是举办“烧尾宴”。为什么叫烧尾宴?一说来自《夜航船》:“谓鱼化为龙,必烧其尾。”烧尾宴盛行于唐中宗年间。景龙三年(709年),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左仆射,依例向中宗进献“烧尾宴”。这场烧尾宴最为凡尔赛。一共58道菜,其中“巨胜奴”“金乳酥”“贵妃红”“金铃炙”“玉露团”“乳娘鱼”,这些菜都用了酥。
“玉露团”是雕酥,又叫点酥山。“点酥山”是舌尖上的艺术品,用白酥或红酥往食器上滴淋,制作成川泽湖泊与花草树木。唐代诗人王建有“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之句,可见宫宴点酥场面的恢弘。
“滴成诗句巧相粘,料得堂深冻未忺。剪水染云天上手,何因得见玉纤纤。”北宋道士陈元晋的这首七言绝句《谢童帅干送滴酥》,描述了宋时女子剪水染云、出神入化的点酥技巧。陆游《钗头凤》一词中的“红酥手”,很可能赞美的是一双点酥巧手。
为煎牡丹赠好酥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苏轼写《雨中看牡丹》,不忍牡丹花落污了泥沙,只好把花蕊用牛酥煎了。吃货自有吃货的道理。
酥煎牡丹不是苏轼的发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主孟昶性奢靡,喜游赏,尤其好牡丹,大臣们自然跟着捧场。时任兵部尚书的李昊送礼必送牡丹花,还要配上兴平酥,言称待花凋谢,“以酥煎食之,无弃秾艳”。